日美制霸30年,國產CT球管市場發展前景如何?
既定市場份額與增量市場份額分析,國內外企業的發展策略
通過CT市場分析遷移至球管市場分析,得出的結論有些樂觀,但若談及入場,這背后困難重重。畢竟,近半個世紀的技術真空,并非一朝一夕便能補足。
談起球管背后的制造難題,CT球管研發制造商葉麥默真空的創始人葉華偉將其歸納為三個方面:復雜技術、高工藝要求、定制化設備。
“以常見的螺旋CT為例,球管在運行時始終處于運動狀態,要實現這樣大的功率并不簡單,這里存在一個天然的技術門檻。
其次,球管在使用中處于真空、高溫、高速旋轉狀態狀態,要在諸多復雜狀態下保證其穩定性與精準性非常難,整個工藝較為復雜。
再談設計制造球管的設備。制造商不僅需要明白如何制造球管,如何設計工藝,還需要清楚制造球管的設備如何設計。由于所有設備都是定制的,怎么保證設計的設備滿足制造要求,這需要企業耗費大量精力,并承擔風險。”
邁過了制造中的技術難題,球管廠商只能算入了門。作為CT的核心部件,球管的生產和發展脫離不了CT整機系統的限制,企業不能閉門造車,隨意選定方向前進。這意味著,在球管設計之前,制造商必須選定服務的CT廠商設備,整個設計思路必須跟著整機系統。
做好了設計制造工作,下一個問題在于量產。“‘做出來’和‘做得好’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情”,思柯拉特總經理于山告訴動脈網,“CT球管要求高可靠性,它的源頭在設計,要訣在嚴格的工藝流程管理、高精度生產設備。解決了人、機、料、法、環五個相互統一的環節,才能量產出高可靠性產品。如果整機的球管老是出問題,那么哪家CT廠商敢使用企業的球管呢?”
到目前為止,克服了上述問題,能夠給出完整解決方案的企業并不多。動脈網對國內CT球管制造商進行了收集與分類,主要包括以下8家。

國內CT球管廠商盤點
總的來看,整個市場以第三方球管制造商為主,老牌的瑞能醫療發力產線優勢,已開發出適配于幾乎所有主流CT廠商的替代球管,占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思柯拉特則打出高性價比策略,其TureRay350、TrueRay500能夠以低于行業頭部企業30%甚至更多的價格量產銷售,入局中國及國際市場;麥默真空選擇的是多元化產品路線,一方面,其通過NMPA審批的RS350、RS500可對大部分廠商CT球管進行替代,另一方面,該公司也在為靜態CT研發企業納米維景定制靜態CT用X射線管,穩定中尋求突破。
此外,國內整機廠商的入局同樣值得關注,明峰醫療于2019年11月入股昆山醫源,昆山醫源曾于2016年6月與工信部簽署《醫用5MHU以上高能X射線管》強基工程項目;并于2019年1月獲得NMPA注冊證。東軟醫療的公開動作較少,2019年7 月曾在中國醫學裝備大會暨 2019 醫學裝備展覽會上設立“關鍵零部件展區”,展出過自主研發的CT 探測器、CT球管、CT高壓發生器等多款影像設備關鍵部件,但并未透露其球管研發進展。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技術文庫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10.29點擊報名>> 【免費參會】2025韓國智能制造及機械設備企業貿易洽談會
-
即日-12.12點擊報名>>> 【免費試用】宏集運輸沖擊記錄儀
-
即日-12.31立即下載>> 【限時下載】《2025激光行業應用創新發展藍皮書》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高價值貨物的‘數字保鏢’:沖擊記錄儀重塑貨運安全與效率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解析安森美(onsemi)高精度與超低功耗CGM系統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會議】CAE優化設計:醫療器械設計的應用案例與方案解析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