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洋醫藥完成C+輪1.5億融資,將與上海醫藥進一步拓展精神神經領域


“以失眠藥物為起點,輕資產,重技術,以實現高端制劑國產化。”
作者:洪小欽編輯:tuya出品:財經涂鴉(ID:caijingtuya)
據上海醫藥官方消息,為了布局緩控釋技術領域,補充改良型創新藥產品管線,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醫藥”)與越洋醫藥開發(廣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越洋醫藥”)達成深度戰略合作關系。
2021年12月,雙方簽訂了1.5億元人民幣的C輪增資協議,共同參與本輪融資的尚有華美集團和乾道集團,募集資金將用于加速推進越洋醫藥多個重點緩控釋新藥在全球范圍內的臨床研究和注冊申報。2021年12月27日,越洋醫藥完成1.5億元C+輪融資。
越洋醫藥成立于2011年12月,公司在廣州經濟開發區和泰州中國醫藥城有兩個產品開發基地,在圣地亞哥設有美國辦公室。越洋醫藥是一個致力于應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緩控釋平臺技術開發原創制劑(世界首創)新藥的公司,產品定位于中美兩國市場/中美歐三個地區市場,實現中國由原料藥出口向制劑產品出口轉型升級,實現高端制劑國產化,高額利潤本土化。為患者提供新藥以滿足還未滿足的臨床需求。
越洋醫藥擁有5名全職歐美海歸博士,形成了海歸專家為核心與本土人才為骨干的產品研發及產業化團隊。核心團隊成員擁有豐富的新藥及仿制藥研發及產業化經驗。高管團隊成員曾在跨國大型新藥公司如輝瑞、葛蘭素史克、阿斯利康,諾華等跨國大型制藥公司從事新藥和仿制藥產品開發。
越洋醫藥創始人、董事長兼CEO聞曉光博士,為中國藥學會制劑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新藥創制項目(SQ2018ZX090303)課題負責人,科技部973課題分課題負責人(釋藥技術及其機理研究2010CB735602)。聞博士擁有8項緩控釋技術及產品發明專利,包括一個平臺技術日本發明專利。聞博士本科畢業于北京大學醫學部,博士畢業于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回國前曾在GSK和Pfizer等頂尖跨國制藥公司從事緩控釋制劑新藥開發多年,曾參與多個原創制劑新藥的開發;回國后曾擔任藥明康德制劑部執行總監,國家科技部制劑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揚子江藥業承載)。
越洋醫藥同時開發針對中美市場的緩控釋仿制藥。越洋醫藥的經營策略是輕資產,重技術,上下游合作,國內外合作,主要精力放在技術開發和產品開發,在產品開發的各個階段同國內外藥企合作,自有產品利用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委托生產,委托銷售。
上海醫藥執行董事、總裁左敏表示:“上海醫藥作為一家全球五百強的醫藥企業,與越洋醫藥戰略合作是目前國際國內新形勢下創新轉型布局的重要舉措。上海醫藥對越洋醫藥擁有的緩控釋專有技術平臺、資深研發團隊及豐富產品管線高度認可,雙方將合力推動合作項目完成臨床試驗、產品注冊、上市申請、上市定價以及國家醫保談判等一系列工作。此次雙方產品合作以失眠類藥物為起點,未來將進一步在精神神經領域拓展。”
截止目前,越洋醫藥的13款新藥已獲批在中國進行臨床試驗,12款新藥已獲批在美國進行臨床試驗。越洋醫藥獲批新藥臨床試驗和申請數量占總數的50%以上,處于國內領先地位。疼痛藥迭代新藥OPL—015在16家美國和中國臺灣進行500例患者的多中心臨床試驗。左乙拉西坦緩釋片已在美國獲批上市并且完成了商業化生產。
越洋醫藥與三家藥企形成產品開發戰略合作。越洋醫藥在6家CMO進行申報批生產和商業化生產。
同時,上海醫藥旗下全資子公司上海上藥創新醫藥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藥技創”)與越洋醫藥簽訂了產品合作開發協議,推進精神神經領域的新型制劑開發,依托越洋醫藥產品技術、工藝開發經驗和人才團隊,在中國和歐美市場進行新產品的臨床研究,憑借上海醫藥的產業端優勢保障產品的商業化前景,此舉也將進一步補充加強上海醫藥在精神神經領域的產品布局。
本文由公眾號財經涂鴉(ID:caijingtuya)原創撰寫,如需轉載請聯系涂鴉君。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10.29點擊報名>> 【免費參會】2025韓國智能制造及機械設備企業貿易洽談會
-
即日-12.12點擊報名>>> 【免費試用】宏集運輸沖擊記錄儀
-
即日-12.31立即下載>> 【限時下載】《2025激光行業應用創新發展藍皮書》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高價值貨物的‘數字保鏢’:沖擊記錄儀重塑貨運安全與效率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解析安森美(onsemi)高精度與超低功耗CGM系統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會議】CAE優化設計:醫療器械設計的應用案例與方案解析
-
5 創新藥泡沫破了?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