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藥業“創二代”接班,成本管理或成其待解難題
又一個“創二代”子承父業。
10月12日,東亞藥業發布關于董事會、監事會換屆完成公告。公告稱,公司本次換屆選舉后,池正明不再擔任公司董事、董事長,新任董事長兼總經理由池騁接任。
公開資料顯示,池正明與池騁系父子關系,二人共計持有東亞藥業股份比例為47.85%。2002年始,池騁陸續任職于包括東亞藥業在內的多個醫藥公司,并擔任重要職務。
據了解,東亞藥業于2020年底成功上市,并募集了8.84億元的資金用于擴大生產規模和提升研發能力,但上市首年便遭遇了業績滑坡。雖然2022年和2023年有所回調,但進入2024年,東亞藥業的財務狀況依舊承壓。也意味著,此次接棒池騁將頂著業績下滑壓力,要么力挽狂瀾,阻擋頹勢,要么依舊在業績下滑的泥淖中掙扎。
年少“出征”
繼承家業的“二代”并不少見,大多都被寄予了厚望。
2023年1月,吳星宇接替父親吳堅成為晨曦航空第四屆董事會董事長;2023年2月,成立27年的森馬服飾,首次迎來“掌舵人”更迭——創始人邱光和低調卸任,其子邱堅強接任;2024年1月,石磊接替父親石明達成為南通制造業龍頭企業通富微電董事長;2024年9月,85后“二代”侯亞孟接棒珀萊雅總經理職位……這些“二代”通常擁有較高的學歷和豐富的管理經驗,在接任后能夠帶領企業繼續發展。
出生于1984年的池騁,2002年便成為浙江省三門東亞藥業的監事,彼此的他還不到18歲,隨后,池騁在公司內部不斷晉升,歷任多個職位。
2006年,升任浙江東亞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并在兩年后被任命為東亞藥業副經理。此后,他還擔任過公司董事兼副總經理等職務。
2015年,東亞藥業完成股改,池騁任公司董事兼副總經理,2021年10月至此次換屆前,任公司董事兼總經理。
年少“出征”,一路走來池騁積累了相當豐厚的專業素養與管理經驗,為日后在東亞藥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然而,接任家族企業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和考驗,如老員工的不信任、與父輩在經營理念上的沖突等。對池騁而言,一方面,他需要應對公司業績壓力,實現戰略轉型和升級;另一方面,他也要帶領公司不斷創新和發展,保持行業領先地位。
成本管控存疏漏
公司業績無疑是池騁上任之后首要填的“坑”。
于2020年上市的東亞藥業,上市第一年便上演了業績“變臉”戲碼。數據顯示,2020年,公司營收8.8億元 ,同比下降10.77%;凈利潤1.15億元,同比下滑31.99%。
2021年,公司業績持續下滑態勢,2022年及2023年業績出現明顯改善與回升,2023年凈利潤達到1.21億元。來到今年,東亞藥業交上了一張歷史最差“成績單”,上半年凈利潤僅為3247萬元,同比大幅回落40.54%。對此,東亞藥業在財報中解釋稱,凈利潤的大幅下滑與公司管理費用和研發費用同比增加影響所致。
公開資料顯示,東亞藥業是一家專注于化學原料藥和醫藥中間體研發、生產與銷售的技術企業。產品主要涵蓋抗細菌類藥物(β-內酰胺類和喹諾酮類)、抗膽堿和合成解痙藥物(馬來酸曲美布汀)、皮膚用抗真菌藥物等用藥領域。
自上市之初,東亞藥業便因自身研發能力而被外界詬病,公司的研發費用率始終處于行業較低水平。對于一家醫藥企業而言,研發能力不足等于告訴大家,“自己沒有核心競爭力。”因此,多年來東亞藥業不斷加大在研發層面的投入,且一年高過一年。
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3年,東亞藥業研發費用分別為0.37億元、0.45億元和0.82億元。2024上半年,東亞藥業研發費用為0.44億元,同比大幅增長了41.97%,加大研發也使公司主要藥物產品銷量得到增長。
同時,公司管理費用也在上半年大幅增加至0.80億元,同比增長了31.05%,證明東亞藥業在研發成本管控與公司日常運營成本管控等方面存在較大疏漏。
降本增效是待解課題
提升企業效益,不外乎開源與節流,在不斷加強自身核心競爭力,加固研發“高墻”的同時,池騁要做的或許就是讓公司“節流”。
據了解,除了政府優惠與補貼之外,上市醫藥企業通常可通過優化供應鏈管理、提高生產效率、控制研發和營銷費用、加強財務管理和成本核算等方式為自身“減負”。
供應鏈管理是醫藥企業成本控制的關鍵環節。通過加強與供應商的戰略合作,實現原材料采購、生產制造、物流配送等環節的協同優化,可以顯著降低供應鏈成本。
提高生產效率則是通過引入先進的生產設備和自動化技術,優化生產工藝和流程,以及培訓和激勵員工,可以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從而降低人力成本和制造費用。
在控制研發和營銷費用方面,可通過精細管理研發項目和預算,優化營銷渠道和宣傳策略。
在這方面,云南白藥的運營方式較為有效。據悉,云南白藥堅持做實全面預算管理,發揮管理會計在企業管理中的價值創造能力,并通過打造戰略導向下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推動戰略管理和全面預算串聯貫通,實現戰略的有機生長和業績的有序增長。
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云南白藥實現營業收入204.55億元,同比增長0.72%;歸母凈利潤31.89億元,同比增長12.76%;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32.61億元,同比增長44.82%。
此外,還需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體系,對原材料采購、生產制造、物流配送等各個環節的成本進行明細核算和控制。
對于東亞藥業和池騁而言,如何靈活運用并找到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策略,真正實現降本增效,仍舊是一個課題。
原文標題 : 東亞藥業“創二代”接班,成本管理或成其待解難題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10.29點擊報名>> 【免費參會】2025韓國智能制造及機械設備企業貿易洽談會
-
即日-12.12點擊報名>>> 【免費試用】宏集運輸沖擊記錄儀
-
即日-12.31立即下載>> 【限時下載】《2025激光行業應用創新發展藍皮書》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高價值貨物的‘數字保鏢’:沖擊記錄儀重塑貨運安全與效率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解析安森美(onsemi)高精度與超低功耗CGM系統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會議】CAE優化設計:醫療器械設計的應用案例與方案解析
-
5 創新藥泡沫破了?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