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等離子共振(SPR)技術概述
SPR技術原理
SPR技術,也就是表面等離子共振,本質上是個光學現象,發生在兩種不同折射率的介質之間,中間夾了一層薄薄的金屬膜。當光從高折射率介質比如玻璃,通過一個棱鏡射到這個金屬膜表面時,如果角度或者波長剛好對上,就會發生全內反射,把金屬里的自由電子給攪動起來,形成一種叫表面等離子體的東西。這會生成一種能量衰減很快的隱矢波,沿著金屬表面跑。神奇的是,在特定的角度下,你會發現反射光的強度突然掉下來,甚至變成零,這就是所謂的SPR角。這個角特別敏感,只要金屬膜表面沾點東西,哪怕只是分子量的變化,它都會跟著變。所以,我們就能利用這個特性來研究生物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了。

具體是怎么操作的呢?核心就是利用剛才說的那個SPR角對表面變化的敏感性。兩個分子結合了,或者解離了,表面質量肯定會變一點點,SPR就能捕捉到這種微小的變化,然后把它放大成我們可以測量的信號。利用這個原理,GE公司就開發出了像Biacore T200這樣的儀器。它的核心部件包括一個精密的SPR光學檢測器、一個負責控制液體流動的微流控系統IFC,還有就是我們實驗的舞臺,傳感芯片。工作的時候,光線從玻璃層穿過金屬膜,照到樣品池里。如果你的配體已經固定在金屬膜上了,當分析物流過時,它們結合會改變樣品池的折射率,SPR角就變了,光學檢測器就能讀出這個變化,變成信號值。這就像一個超級靈敏的天平,能稱出皮克級別的物質變化,而且是實時的,不需要加標簽,親和力范圍也覆蓋得非常廣,從納摩爾到毫摩爾都能搞定。
SPR實驗流程
那么,一個典型的SPR實驗是怎么做的呢?其實主要就三步,第一步叫偶聯,就是先把你要研究的那個分子,我們叫它配體,牢牢地固定在芯片表面。第二步是結合解離,讓另一個分子,也就是分析物,流過芯片表面,看看它們怎么結合,又怎么分開。第三步是再生,把結合上去的分析物清理掉,這樣芯片就能重復使用了。
第一步,偶聯有兩種主流方式。一種是直接偶聯,最常見的是氨基偶聯,直接把帶氨基的配體固定上去。另一種是間接偶聯,也叫捕獲法,先用一個捕獲分子把芯片表面占住,然后利用這個捕獲分子和你真正想固定的配體之間的親和力關系,把配體拉上去。這里面有個關鍵點,就是配體的偶聯量,通常用Rmax表示,它決定了你的芯片能容納多少分析物。這個量不是越高越好,做動力學分析時太密了反而不好,會影響擴散。當然,偶聯結束,你得檢查一下,看看這些配體是不是活性還在,因為偶聯過程可能影響配體活性。
接下來是重頭戲,結合解離。現在配體已經固定在芯片上,輪到分析物出場了。我們讓一系列不同濃度的分析物依次流過芯片表面,SPR儀器就會實時記錄下信號的變化,畫出一條曲線,這就是傳感圖。為了得到干凈的結果,我們通常會用雙扣除的方法,就是把你的實驗通道信號減去一個參比通道的信號,再減去零濃度分析物時的信號。為什么要這么做?因為有時候分析物可能會非特異性地粘在芯片上,或者芯片本身信號有漂移,這些都會干擾結果。
參比通道就像是對照組,幫我們把這些雜音去掉。做實驗的時候也要留心觀察響應值,如果結合信號遠遠超過了理論上的最大值Rmax,那可能就是分析物濃度算錯了、自己抱團聚集了,或者發生了不該發生的非特異性吸附。反過來,如果信號低得可憐,那可能就是分析物濃度太低,或者你的配體根本就沒活性了。
做完一輪結合解離實驗,芯片表面就布滿了分析物,不能再用了。這時候就需要再生步驟,把它們清理干凈。大多數分子間的相互作用都是非共價的,比如氫鍵、離子鍵這些,所以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化學或物理手段把它們破壞掉,讓分析物從配體上脫落下來。理想的再生當然是既能把分析物徹底清除,又不會傷及配體一根毫毛。常用的再生試劑五花八門,比如對付抗體和蛋白質,常用的是酸性條件,像pH 1.5到3.0的甘氨酸溶液,酸性足夠強,能把很多非共價鍵打斷。對付核酸或者糖類,可能就需要堿性條件了。還有高鹽溶液、表面活性劑、乙醇這些,各有各的用處。怎么知道再生效果好不好呢?很簡單,對比一下再生前和再生后的基線信號,如果信號恢復到了接近初始狀態,那就說明再生得比較干凈。如果不行,那就得回去調整再生條件了。
SPR技術在抗體藥物生命周期中的角色
SPR在抗體藥物整個生命周期里都能大顯身手。在早期研發階段,你想篩選出最好的抗體候選分子,SPR就能幫你快速評估它們跟目標抗原的結合能力。到了生產階段,需要對最終的抗體藥物進行詳細的表征,比如搞清楚它到底結合了哪個表位,親和力有多強,活性成分有多少等等,SPR都是得力助手。更進一步,到了后期的質量控制環節,只要我們建立了一套靠譜的系統適用性標準,SPR完全可以用來做方法學驗證,參與產品的最終放行和穩定性研究。
總之,表面等離子共振技術憑借其獨特的光學原理和高靈敏度,已經成為研究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強大工具。貫穿了抗體藥物從研發到生產的全過程,不僅能提供詳細的親和力數據,更重要的是能揭示結合和解離的動力學過程,幫助我們深入理解分子機制。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方法驗證的完善,SPR在未來的藥物研發和質量控制中必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原文標題 : 表面等離子共振(SPR)技術概述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10.29點擊報名>> 【免費參會】2025韓國智能制造及機械設備企業貿易洽談會
-
即日-12.12點擊報名>>> 【免費試用】宏集運輸沖擊記錄儀
-
即日-12.31立即下載>> 【限時下載】《2025激光行業應用創新發展藍皮書》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高價值貨物的‘數字保鏢’:沖擊記錄儀重塑貨運安全與效率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解析安森美(onsemi)高精度與超低功耗CGM系統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會議】CAE優化設計:醫療器械設計的應用案例與方案解析
-
5 創新藥泡沫破了?
-
10 抗體可變區多樣性的來源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