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臺迷局丨只做IT的中臺是個神棍
通過業務的抓手,理解企業經營目的,再通過IT來實現業務上的快速迭代,才能夠讓企業有直觀的效果評估。不提業務只講IT的中臺,全是IT建設的KPI考核,自話自說的效果評估,是對中臺吹過最雄偉的牛。
“IT為骨,業務為肌,才是中臺的本質。企業要建立自己的中臺戰略,IT上要肯定要做調整,但企業業務組織要首先動刀。”這是云徙科技四年探索中臺業務,歷經70家國內頂級客戶得來的真經。
中臺戰略涉及企業IT、企業組織架構、業務流程、商業決策等諸多領域,并不是一個單獨的IT問題,而是一個有關IT的復合互聯網企業管理學科。因此,對于企業而言,上中臺將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是一個極度依賴一把手的項目工程。
按照云徙中臺項目成功經驗來看,企業想要做好中臺要有幾個預期:
時間預期——現階段要做一個業務中臺,由經驗豐富、項目積累深厚且技術產品相對成熟的團隊來執行,需要7個月的時間;而要做一個可以通過數據,驅動決策業務的數據中臺(并非數倉,很多所謂的數據中臺其實就是數倉),也需要3個月的時間。
企業組織預期——組織的重構是必須的;需要單獨設立中臺的運營的獨立部門,這個部門將成為企業的運營中心,運營圍繞業務開展,運營需要一些策略和方法,要顧問式的指導;統一的管理入口,中臺運營的統一管理權限級別會較高。
效果評估預期——每一家企業的中臺目標價值不同,因此很難借鑒阿里或者其他項目的現有考核指標。只能用反向漏斗方法來制定中臺成功的標準,正向來看是價值-場景-系統-數據的流程;但在考核時要反過制定目標,數據驅動設計和建設系統,系統覆蓋場景,場景滿足業務,業務帶來價值。
云徙科技在此經驗的積累上,再次將中臺“產品”進行了優化升級,推出了全新的數艦3.5版本:

云徙科技把中臺架構進行了分層。把技術能力抽象出來作為底層的基礎;中層是核心的兩大中臺能力,業務+數據的雙引擎驅動;最上層則是企業直觀的業務層——企業數字營銷運營平臺。企業直接使用的數字營銷業務,由業務中臺+數據中臺雙輪驅動,雙輪的背后是統一技術平臺的支撐。
這樣的分層帶來了諸多好處:
中臺產品具象化。以往的中臺大多是概念的植入,缺乏相對落地的產品去支撐,產品架構和質量無法得到保障,而類似于云計算的IPS分層法,中臺把抽象能力映射到邏輯層,每一個邏輯層都能具象到業務、產品及技術。這就讓市場、企業能夠快速和正確的了解為什么中臺不是IT,但也必須要重構IT。
便于了企業開展中臺的建設工作。把業務端作為中臺的抓手,讓企業直觀看到IT、企業組織、企業經營的變化;底層的技術服務重構了企業的IT環境,實現了去煙囪;而最終企業是通過中間層的中臺引擎對業務、技術、組織架構進行了統一管理。由于分層的邏輯,使得企業在建設中臺時有了階段意識,且每一階段都有具體的實踐目標,每一階段的目標實現最終結果是中臺項目的成功。這樣的分層始于業務,終于技術,對企業而言建設難度、風險大幅降低。
隨著企業業務的迭代和進化,中臺也是不斷迭代的,分層可以明確企業面對業務變動時要迭代什么。這使得企業的迭代風險更低,讓整體中臺的可持續、可連續應用性更強。
因此,中臺從架構到成功預期,每一個企業因為自身戰略和業務的不同,最終得到的中臺一定不盡相同。如果還有中臺服務商告訴你,建設中臺就是對IT做重構,那一定是對中臺有什么非常深的誤解。
企業不可能完全照搬阿里中臺的模式,阿里是阿里,你只能是你。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7日立即參評>> 【評選】維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行業年度評選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免費下載】RISC-V芯片發展現狀與測試挑戰-白皮書
-
即日-11.25立即下載>>> 費斯托白皮書《柔性:汽車生產未來的關鍵》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1月28日立即下載>> 【白皮書】精準洞察 無線掌控——283FC智能自檢萬用表
-
12月18日立即報名>> 【線下會議】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產業大會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