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山東碼農造富神話:市值8000億,VC/PE賺翻了
“最初來到美國,我幾乎不會說英語,但我知道怎么寫代碼。”袁征曾回憶。硅谷有太多科技大牛,想要在這里生存,就必須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如果我的競爭對手說‘我每天工作八小時’,那么我可以工作 10 個小時。努力工作是在我的 DNA里的:努力工作,保持謙虛態度,總有一天會好起來的。”36歲那一年,袁征甚至還在工作之余拿下了斯坦福大學MBA學位。
2007年,思科以32億美元的高價收購了WebEx,袁征順勢進入思科,并被任命為思科工程副總裁,主管協作軟件開發業務,帶領近千人。四年后,看中了視頻通訊大趨勢卻未得到公司有力支持,袁征帶著40多名曾在WebEx工作的中國工程師離開了思科,自立門戶創辦了Zoom。
這一年,袁征已經41歲。“我知道這是一段漫長而艱難的旅程,但如果我不去嘗試,我會后悔的。”2019年4月19日,袁征帶著Zoom在納斯達克敲鐘上市,Zoom上市后,擁有22%股份的袁征成為新晉億萬富翁,此后其身價隨公司股價走高而一路暴漲,成為硅谷炙手可熱的新貴。
創業9年,在袁征看來,Zoom成功的關鍵也與其初心有關。在創立Zoom的第一天,袁征獨自坐在辦公室里,思考著這樣一個問題:“我想要為一個怎樣的企業工作?“最后他得出的結論是:要讓別人快樂,要自己幸福。“如果你讓別人快樂,你就會獲得可持續幸福。我也把這個理論應用于自建的公司。”
背后投資方大賺:
高瓴一夜浮盈60億,李嘉誠賺回1/3身家
Zoom可能是硅谷近年來最特別的創業故事之一了,也成就了資本市場的一段神話。伴隨Zoom市值水漲船高,背后投資方收獲了豐厚回報。
Zoom在2019年4月上市前就吸引到不少投資人,經過多輪融資共獲得1.45億美元的外部投資。賽伯樂參與天使輪投資,B輪由香港富商李嘉誠的私人投資平臺—維港投資(Horizons Ventures)在2013年領投650萬美元,兩年后繼續參投了3000萬美元的C輪融資。2017年1月,Zoom完成1億美元D輪融資,投資方為紅杉資本。
投資界了解到,紅杉和Zoom結緣于2014年,彼時Zoom并沒有融資計劃,但袁征主動提出和紅杉的IT部門接觸,希望能將Zoom的視頻會議產品應用到具體工作場景中。
兩年后,紅杉資本毫不猶豫領投了Zoom的D輪融資,投后估值達10億美元。如果按照目前1200億美金計算,Zoom在三年時間里給紅杉資本帶來了超100倍的回報。
李嘉誠對Zoom的投資要更早一些。由李嘉誠、周凱旋等人共同創立了維港投資(Horizons Ventures),于2013年和2015年兩次參與Zoom融資。目前,這位92歲高齡的華人富豪持有Zoom公司8.5%的股權,受9月1日美股開盤Zoom股價大漲40%影響,這筆投資一夜之間升值30億美元,合計價值約110億美元。據統計,目前李嘉誠身家達到326億美元。這意味著,靠Zoom一個項目,其賺回約1/3個人身家。
除了一級市場投資外,高瓴資本、黑石等也在二級市場持續買入Zoom。值得一提的是,高瓴資本在Zoom發展早期便成為其重要投資人,并在后續幾輪融資中持續加碼。
根據高瓴13F最新持倉數據,今年一季度,Zoom首次躍居成為高瓴資本的第一大重倉股。在二季度,高瓴對Zoom繼續加倉。截至二季度末,高瓴對Zoom的持股數從619.4萬股增加至685.7萬股,增持幅度為10.7%。
以此測算,高瓴一夜間大賺9億美元,約合60億元人民幣,加上一季度的浮盈,高瓴今年光是在Zoom身上便獲利百億。
不過,據雅虎財經數據,今年以來Zoom CEO袁征已至少8次賣出Zoom股票,共計套現1.82億美金(約合12億元)。但神奇的是,袁征的頻繁減持并未影響Zoom的股價走勢,反倒繼續上揚。Zoom還能狂奔多久?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7日立即參評>> 【評選】維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行業年度評選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免費下載】RISC-V芯片發展現狀與測試挑戰-白皮書
-
即日-11.25立即下載>>> 費斯托白皮書《柔性:汽車生產未來的關鍵》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1月28日立即下載>> 【白皮書】精準洞察 無線掌控——283FC智能自檢萬用表
-
12月18日立即報名>> 【線下會議】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產業大會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