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盤點|2014至2020年TO B賽道的創投情況分析
BAT把錢花到了哪
據已有公開資料整理,2020年,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共在企業服務領域投資約50家,其中出手最多的是騰訊,投資了26家企業,高于百度和阿里巴巴。三家公司投資的行業主要集中在大數據、云服務、AI、云計算、數字化解決方案等領域。

注:在統計三家公司所投企業所在行業時,由于某些企業服務企業存在多個行業標簽,因此,下圖統計的標簽數量不等于企業數量。
騰訊的投資仍主要圍繞大數據、云服務和AI等領域展開,這與騰訊在產業互聯網上的投資邏輯一以貫之。

此前,騰訊投資董事總經理姚磊文曾在接受「資本偵探」采訪時曾總結了中國產業互聯網發展的幾大趨勢以及騰訊投資的相應關注重點:
數字化/云化/AI化。中國市場歷史包袱比較小,很多趨勢如數字化、云化、移動化和AI/大數據等是同步發生的,長期來說孕育了更多創新的機會,也讓騰訊投資看到新一代的軟件核心系統的形成機會。
頭部公司存在感強。美國市場的創業公司成長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巨頭一定程度上的忽視或反應緩慢,但中國頭部公司尤其上市公司還是非常強,能夠利用其各種能力如品牌、渠道等,在 TO B生態里越做越強,這是非常重要的趨勢,也是騰訊投資未來考慮長期布局的方向。
垂直賽道有更多機會。騰訊投資最早比較關注通用賽道,但逐漸發現過去幾年垂直賽道里面的領頭羊,因為在行業里面有更深度的認知,對產業鏈有更深的覆蓋,包括對客戶了解更深刻,更容易快速占領行業變成市場龍頭。因此,騰訊投資也非常關注產業互聯網各個細分賽道如零售、教育、醫療、金融領域等公司的變化和未來投資機會。
SaaS。SaaS從技術架構、交付模式到商業模式等都是顯著更優的模型,雖然中國的SaaS公司普遍面臨著各種外因和內因的負面制約,例如中小企業的付費意愿、產品化和定制化的兩難、優質行業人才的匱乏等等,但長期的趨勢騰訊投資認為是確定無疑的。
2020年,騰訊投資或繼續參投了森億智能、樹根互聯、封疆智能、震坤行工業超市、數勢科技等公司,從投資方向能夠看出,騰訊基本踐行了以上邏輯。
與騰訊相比,阿里巴巴在TO B賽道的投資重點主要圍繞云。

這與阿里巴巴在云服務賽道的地位有關:IDC發布的2019下半年中國公有云Iaas+PaaS廠商市場份額數據顯示,阿里巴巴、騰訊、中國電信、華為列席前四。同時,在2020年新基建的大方向指引上,產業加速了對底層設施的投入,2020年上半年,阿里云宣布未來3年投資2000億元用于數據中心建設;騰訊也表示將投資5000億元用于新基建項目的進一步布局。這些外部因素對阿里巴巴投資資金的流向,必然會產生極大影響。
從內部來看,在TO B賽道的打法上,阿里巴巴也非常倚重阿里云,例如2020年年中,阿里巴巴將釘釘升級為大釘釘事業部,與阿里云進行融合,確立“云釘一體”戰略。根據新的戰略部署,阿里的原釘釘團隊、視頻云團隊、阿里云Teambition團隊、企業智能事業部宜搭團隊、數字政務中臺事業部等阿里內部團隊,全部整合進入大釘釘事業部,原釘釘CEO無招(陳航)另有調任。因此圍繞云進行TO B戰略布局,成為阿里巴巴在TO B賽道的主邏輯。
與騰訊、阿里巴巴都不同,百度2020年TO B賽道的投資依然集中在人工智能、云計算和大數據這些領域,這與百度的業務布局同樣關聯。

頭部科技公司通過投資的方式拓寬其在TO B領域的布局,與TO B賽道的特點相關。TO B賽道做大做強需要花較長時間打磨、做深,僅靠巨額的資金投入短時間內很難見效,觀察美國TO B賽道獨角獸,其需要五到八年時間才能成長起來,企業服務領域需要耐心深耕。
同時,TO B領域不同細分賽道間的產業壁壘較高,頭部公司不可能做完全部事情,很難做到贏者全盤通吃。大廠想要入局更多細分領域,只能依托生態伙伴或通過投資的方式加入進來,2018年,華為云推出了SaaS耕“云”計劃,阿里巴巴、騰訊也在2019年先后推出了“SaaS加速器”,打造生態圈已是互聯網巨頭卡位產業互聯的拿手好戲。
這對中小投資機構和創業者來說是個利好。因此,對更多人而言,TO B領域是否還有新的機會,是更為值得關注的問題。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7日立即參評>> 【評選】維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行業年度評選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免費下載】RISC-V芯片發展現狀與測試挑戰-白皮書
-
即日-11.25立即下載>>> 費斯托白皮書《柔性:汽車生產未來的關鍵》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1月28日立即下載>> 【白皮書】精準洞察 無線掌控——283FC智能自檢萬用表
-
12月18日立即報名>> 【線下會議】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產業大會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