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入局家用具身智能屬實,能否開辟智能家居“新大陸”?

透過這兩年科技新星頻繁橫空出世的跡象,顯然,在科技變革時代中,互聯大廠們需要以最新技術完善自身AIoT生態,避免在下一代計算平臺中落后。
其中,2025年或將迎來商業化落地元年的機器人賽道更是熱門選項,尤其是可集AI+機器人于一體的具身智能贏得突破性進展后。
據上證報報道,日前,作為國內頭部綜合互聯網電商平臺,京東已切入
同一時間,由騰訊領投的智元機器人近期已完成新一輪融資。
可以預見接下來,互聯網巨頭通過布局具身智能搶占垂直市場的激烈程度將更上一層,包括具身智能擁有巨大潛力的制造業、醫療、家庭服務等領域。
戰略棋局:京東為何押注家用具身智能?
具身智能作為AI與物理世界交互的核心技術,結合了機器人學、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NLP)和強化學習,是下一代AI的重要方向。
互聯網巨頭布局具身智能,本質上也是為更大化整合自身在AI、云計算和大數據方面的優勢,推動技術邊界擴展。
京東的入局并不意外,也并非偶然。
2024年,京東全年營收突破1.16萬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71.1%;其中第四季度營、Non-GAAP歸母凈利潤分別繼續同比大增13.4%、34.2%,均大超彭博一致預期。
業績大增大概是得益于國補流量紅利帶來的用戶增長,疊加傭金回歸正常基數所驅動。
然而,這意味著接下來隨著國補紅利的邊際效益逐漸爬高遞減,在相對穩態但頭部依舊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下,未來其核心電商業務增速放緩的隱憂仍可能會出現。
高端的玩家往往早在問題出現前夕就已做好思量與
從行業趨勢看,具身智能被視為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必經之路。與傳統“離身智能”依賴算法和數據不同,具身智能通過物理實體與環境交互,實現感知、決策、行動的閉環。
2025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將具身智能列為未來產業。政策紅利疊加技術成熟(如大模型與機器人的深度融合)驅動下,東吳證券預計該市場規模預計2028年將達6328億元,相比2023年的4186億元大幅提升。
入局前期的風向標早已暗中扎根,京東憑啥“搶灘登陸”?
其實京東選擇入局具身智能賽道的信號之前就有了。
據觀察者網報道,早在2023年7月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京東探索研究院院長何曉東就曾透露,未來通用人工智能有兩個方向要走,一個方向是多模態,大模型必須具有視覺能力,未來甚至可以更進一步延伸向嗅覺、觸覺;另外一個方向是走向具身智能,包括機器人、機械臂、無人車等,讓通用人工智能走向物理世界。
結果來看,得益于京東近幾年持續加碼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截至2024年底其AI技術已深度應用于物流、零售場景,并成功推出了多款應用于倉儲、分揀、配送等環節的智能機器人。
京東首席執行官許冉在最新一次財報電話會議上也表示,“AI在京東整體業務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價值。”
眼下隨著人工智能應用技術愈發成熟,更未來的具身智能成為新重點。日前,據上證報報道,京東已切入具身智能領域,側重家用場景,現已成立相關業務部門。據接近京東的人士透露,京東非常重視人工智能、自動化以及機器人等領域的創新和應用,內部也有多支團隊布局具身智能等前沿方向的研發。
對此消息,有媒體向京東求證,京東官方回應:“屬實。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的競爭優勢在于其技術儲備與生態協同能力。例如,京東聯合松靈等多家企業高校推出業內首個具身智能“原子技能庫”框架,通過分解任務為可復用技能模塊,顯著降低數據需求并提升泛化能力。此外,京東物流的自動化經驗與供應鏈資源,可為具身智能產品的規模化落地提供支持。
正式全面入局具身智能賽道,或許意味著未來的京東不在只是電商,更可能是“智能生活服務商”。
巨頭齊聚具身智能賽道,人形機器人或現“ChatGPT時刻”
具身智能被視為“下一代人機交互入口”,目前已在產業端形成了一定商業化共識基礎。
除去京東外,此前該領域已有多方勢力布局,包括寧德時代、騰訊、華為、特斯拉、英偉達等全球制造業企業、傳統互聯網巨鱷、知名軟件生態大廠、全球硬終端科技企業均在去年就先后透露了入局信號。
日前,在京東傳出入局具身智能賽道消息的前夕,天眼查App顯示,智元機器人關聯公司上海智元新創技術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新增了廣西騰訊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臥龍電驅等為股東;注冊資本也由約7637萬元人民幣增至約8046萬元人民幣。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巨頭在具身智能領域的戰略選擇具有鮮明的場景導向。譬如,京東目前仍舊選擇家用場景為核心;海爾智家牽手北京星動紀元主要將致力共研適用于家庭場景的服務機器人產品;此前分別宣布牽手智元機器人和宇樹科技的百度智能云、科大訊飛,都計劃朝著細分垂直場景落地進發。
多巨頭頻頻在這一賽道出手后,資本市場對具身智能,乃至機器人賽道持有較高信心。尤其是C端商業化場景十分多元化的互聯網巨頭入身其中,或許將給予具身智能更快實現商業化的條件。
宇樹科技CEO王興興此前就表示,AI驅動下的機器人技術每天都在快速進步,大大加速了技術的發展。他預測,到2025年年底之前,AI人形機器人將達到一個新的量級。
它認為,“如果順利的話,到明年或后年,一些基礎的服務業或工業應用將基本可以推廣起來,但家用機器人可能會稍微慢一點,因為家用對安全性的要求更高,需要的技術相對更成熟。”
機構也持有與王興興類似的產業認知。機構普遍認為,具身智能將重塑智能家居市場格局,而京東的電商流量與供應鏈優勢,可能加速其產品滲透。例如,高盛在研報中指出,京東集團2024財年第四季度業績強勁,超出該行及市場預期;若京東能將具身智能與現有零售場景結合(如智能導購、倉儲機器人),其估值或仍有提升空間。
而站在整個產業鏈維度,國海證券指出,電動化與智能化浪潮下,國內外人形機器人產品問世并不斷迭代,有望開辟比汽車更廣闊的市場空間,人形機器人產業鏈將迎來“從0至1”的重要投資機遇。
該行還認為智元機器人持續發布新品、越疆科技發布全球首款靈巧操作+直膝行走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國產本體廠商持續探索、快速迭代。同時產業鏈快速推進業務合作、產能建設等,為未來產業需求增加提前做好充分準備,人形機器人產業或迎來“ChatGPT時刻”。
結語
京東入局具身智能,既是技術迭代的必然選擇,也是商業模式升級的關鍵一步。
在家庭場景中,具身智能的落地速度將取決于技術突破、成本控制與生態協同能力。若京東能將電商基因與AI技術深度融合,或可開辟智能家居的“新大陸”;反之,也可能會一步落后,步步落后,重蹈部分互聯網企業“重概念、輕落地”的覆轍。
具身智能賽道崛起背后的這場關乎未來生活形態的競賽,才剛剛開始。
原文標題 : 京東入局家用具身智能屬實,能否開辟智能家居“新大陸”?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7日立即參評>> 【評選】維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行業年度評選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免費下載】RISC-V芯片發展現狀與測試挑戰-白皮書
-
即日-11.25立即下載>>> 費斯托白皮書《柔性:汽車生產未來的關鍵》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1月28日立即下載>> 【白皮書】精準洞察 無線掌控——283FC智能自檢萬用表
-
12月18日立即報名>> 【線下會議】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產業大會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