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開始歸零,醫療IT供應商的新基建機遇或將存在于這6個方向
公共衛生信息化平臺
過去十多年來,我國已經逐步建立起覆蓋超過13億人口的公共衛生信息體系,實時更新的精確疫情數據便是出自這一龐雜的體系。
截至2017年《“十三五”全國人口健康信息化發展規劃》(以下簡稱《“十三五”規劃》)發布時,初步建立了全員人口信息、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等數據庫,全國有27個省(區、市)建立了省級人口健康信息平臺,連同44家委屬管醫院分別與國家平臺實現聯通。
2008 年 4 月,全國31 個省(直轄市、自治區)開始運行國家傳染病自動預警系統,由此建立自動預警與響應機制。國家傳染病自動預警系統之下便是大名鼎鼎的國家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NNDRS),它是國家傳染病報告信息管理系統的核心子系統。在NNDRS系統覆蓋的醫療機構,醫生可以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可以將工作中發現的39種傳染病的病例實時、在線、直接報告。《“十三五”規劃》計劃,到2020年,NNDRS系統對醫療機構的覆蓋率要達到95%。

疫情信息傳遞網絡 數據來源:動脈網根據公開信息整理
疫情期間,由醫療機構直報NNDRS系統的病例數據傳遞到四級(國家、省級、市級、區縣級)公共衛生數據交換平臺,形成了公開疫情數據的一個重要來源。
不過,由于傳染病報告卡是一種對已知ICD-10診斷編碼的判斷結果,對于新型傳染疾病需要經過反復核實和確認的較長上報判斷,這也是新冠肺炎疫情沒有被NNDRS系統及時采集,導致自動預警信息系統失靈的原因。直到1月24日,國家疾控中心在NNDRS系統緊急上線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的肺炎的檢測新功能,由此暴露出公共衛生信息化平臺存在功能上的缺陷。
據此,我們認為,以4級區域信息化平臺和3大人口健康數據庫為核心的公共衛生信息化平臺仍然存在面向醫療IT業務的剛性需求,讓公共衛生信息化平臺在突發疫情中具備更強靈活性和延展性。疫情期間,聯眾智慧基于前期區域信息化建設結果為江西省衛健委搭建的新冠肺炎疫情數據監測平臺,充分利用現有各種格式的電子數據開展清洗導入、數據采集,以最合適最簡單的可視化方式直觀展示,并引入外部門輔助決策數據,為江西全省疫情控制做出重要貢獻。
3月下旬,各地援鄂醫療隊開始陸續撤離,“江湖再見”的背后是這場舉全國之力的戰役正將新冠疫情徹底擊退。如果說現在討論一場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會如何影響未來還為時尚早,提前做些準備總是不為過。
實際上,無論從業務開展還是實際應用的角度分析,前述6大方向并非相互割裂,它們之間的互動會帶動人口健康信息化邁上更高一級臺階。我們認為,對于搶占了智慧醫療先機的醫療IT企業而言,如何整合存量資源迎接增量機遇,是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作者:王世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10.29點擊報名>> 【免費參會】2025韓國智能制造及機械設備企業貿易洽談會
-
即日-12.12點擊報名>>> 【免費試用】宏集運輸沖擊記錄儀
-
即日-12.31立即下載>> 【限時下載】《2025激光行業應用創新發展藍皮書》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高價值貨物的‘數字保鏢’:沖擊記錄儀重塑貨運安全與效率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解析安森美(onsemi)高精度與超低功耗CGM系統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會議】CAE優化設計:醫療器械設計的應用案例與方案解析
-
3 創新藥泡沫破了?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