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靈思、英特爾雙雄爭霸 國產FPGA何時能逆風翻盤?
英特爾:收購阿爾特拉,發力可編程事業
CPU與FPGA深度融合的異構計算已成為產業發展的必然選擇,因特爾十分看好FPGA未來的市場。2015年6月,英特爾以16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全球第二大FPGA廠商阿爾特拉(Altera),隨后英特爾在Altera基礎上成立可編程事業部,結合英特爾CPU、GPU資產,在新的技術細分市場發力。
今年4月,英特爾今天正式發布全新的FPGA平臺Agilex,與至強處理器攜手展開絕地反擊,與抗賽靈思Versal/ACAP進行抗衡。Agilex在原來Stratix基礎上,充分利用了英特爾最新的10nm制造工藝技術,與其至強處理器(XEON)對接起來,將成為英特爾在新興的云計算/企業級數據平臺、5G無線通信和網絡,以及嵌入式設備和邊緣計算領域的有力武器。
與英特爾自己的Stratix系列和同行的FPGA產品相比,最新Agilex FPGA有三大優勢:基于英特爾自己的10nm工藝,采用chiplet積木和3D堆疊技術以實現任意的異構集成;集成eASIC芯片定制技術以實現從 FPGA 到結構化 ASIC 的遷移路徑;基于CXL互聯標準以實現與至強處理器之間的低延遲和內存一致性,從而加速各種復雜任務的處理速度。
為了在激烈的市場中保持領先優勢,英特爾一直采取并進方式,今年4月,英特爾宣布了收購英國 FPGA 廠商,擁有一系列基于 FPGA 的視頻加速和推理的產品組合,以及垂直整合的客戶群和定制解決方案的公司Omnitek,進一步擴展其FPGA業務,為實現高性能視覺和人工智能再度加碼。
國內FPGA的現狀與機遇
賽靈思、英特爾兩家FPGA專利超過6000項,覆蓋了單元架構、IP和互連等各方面核心技術,由于專利受限、技術壁壘高、軟件開發難度大,我國的研發技術相對落后,缺乏創新,國產的FPGA配套設計資源少、產品易用性差,在產品性能、功耗、軟件等方面都不成熟,市場認可度低,在核心技術方面,我國仍然受制于人。
在最近爆發的美國針對華為事件中,賽靈思與英特爾都宣布配合美國政府,切斷了與華為的交易,讓我們又一次看清了在核心技術方面受制于人的巨大隱患。
近年來國家和地方對本土芯片產業的投入有目共睹,通過過去多年的技術沉淀,積累的創新能力,國內半導體產業鏈正在不斷成熟完善,芯片設計能力也在不斷加強,出現了如上海復旦微,紫光同創、京微雅格、高云半導體、上海安路、西安智多晶等國產FPGA廠商。
紫光集團在同創的FPGA產品研發上已經投入了超過10億元,去年又把同創從上市公司紫光國微中剝離出來,由集團統一管理,試圖打造高、中、低端完整的產品線,尤其在高端市場上,要形成對國外大廠的競爭力。目前紫光同創已經推出達到700k規模的高端FPGA產品,在中興的設備中實現量產,并成功打入華為的供應鏈。
新興市場給本土FPGA廠商帶來更多機會,兩大巨頭的封鎖對本土芯片產業而言也是一個歷史性的機遇,從信息、產業和國防安全等方面考慮,中國也在加速FPGA的國產化,政府對國有半導體產業給與了大量的扶持,中國解決FPGA領域卡脖子問題將指日可待。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7日立即參評>> 【評選】維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行業年度評選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免費下載】RISC-V芯片發展現狀與測試挑戰-白皮書
-
即日-11.25立即下載>>> 費斯托白皮書《柔性:汽車生產未來的關鍵》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1月28日立即下載>> 【白皮書】精準洞察 無線掌控——283FC智能自檢萬用表
-
12月18日立即報名>> 【線下會議】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產業大會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