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XO頭部公司藥明康德、泰格醫藥、康龍化成實力幾何?
文 / 天天
出品 / 節點財經
2021年,抱團股經歷深度回調,被譽為“黃金賽道”的CXO板塊跌幅尤其明顯。
不過,在年報季,四家實現“A+H”布局的CXO頭部公司——藥明康德、泰格醫藥、康龍化成、昭衍新藥依然交上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根據各家披露的年報顯示,2020年,藥明康德營收165.35億元,同比增長28.46%;歸母凈利潤29.60億元,同比增長59.62%;泰格醫藥營收31.92億元,同比增長13.88%;歸母凈利潤17.50億元,同比增長107.90%;康龍化成營收51.34億元,同比增長36.64%,歸母凈利潤11.72億元,同比增長114.25%;昭衍新藥營收為10.76億元,同比增長68.27%;歸母凈利潤3.15億元,同比增長68.67%。

數據來源:各公司財報
可以看出,在疫情的沖擊之下,四家CXO公司依舊實現了至少10%的營收增長,60%的凈利潤增長。雖然藥明康德無論是在體量還是規模均處于首位,領先地位難以撼動,但其他公司后勁強勁,未來行業將迎來更為激烈的競爭。
那么,四家CXO頭部公司實力幾何?誰具有更高的成長性?西南證券研報認為,業務布局、訂單、產能、人員以及業績是評價CXO公司的核心維度。業務布局以及訂單情況決定了CXO企業的人員以及 產能的拓展速度,產能和人員的拓展速度則是企業業績的前瞻指標。節點財經將梳理各家年報,挖掘相關數據,或將發現一些線索。
/ 01 /
各家主營業務存在差異
所謂CXO,簡單來講,做的就是醫藥行業的外包,可以細分為研發外包的CRO業務、生產外包的CMO/CDMO業務,以及銷售外包的CSO業務,其中前兩塊業務占據主要地位。
因此,大家均將CXO公司比喻為創新藥領域的“賣水人”,它們一般具有專業化的研發團隊,先進的設備和方法,可以幫助藥企的新藥研發少走彎路,控制風險、降低成本、加快進度。
近年來,在政策鼓勵下,中國創新藥潮起,無論是新藥研發支出還是投融資額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根據Frost & Sullivan數據,2020年中國醫療健康產業融資事件共767起,對應總融資額1627億元,創歷史新高。其估計,2019-2024年中國新藥研發支出復合增速為17.7%,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因此,CXO公司也順勢崛起,估值高企,股價“高高在上”。截至4月17日,藥明康德市值已超3000億元,泰格醫藥、康龍化成市值超1100億元,昭衍新藥市值約400億元。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網
不過,這四家CXO公司主營業務存在差異化。

圖片來源:東吳證券研報
CXO產業鏈較長,包括藥物發現、臨床前CRO、臨床CRO、小分子CMO/CDMO、大分子CMO/CDMO五塊業務。藥明康德前四塊業務均有布局,又以藥物發現及臨床前CRO為重點。藥物發現是醫藥產業鏈中最前端的環節,也是技術難度和經濟價值最高的環節,技術壁壘在于藥物發現平臺的布局,藥明康德在這方面的實力較強。
泰格醫藥臨床CRO業務表現突出。臨床CRO,臨床試驗運作是主要板塊,國際多中心試驗盛行,市場集中度較高,泰格醫藥是唯一擠進全球Top10的中國企業,市場份額為0.8%。此外,泰格醫藥還涉及部分臨床前CRO業務。
昭衍新藥主要布局臨床前CRO業務。臨床前CRO,安評是主要板塊,認證資質與實驗房面積是硬指標,昭衍新藥的認證資格最為齊全。
康龍化成主要布局藥物發現,以及部分小分子CMO/CDMO。無論是小分子及大分子CMO/CDMO,拼的就是產能,對企業的固定資產要求較高。藥明康德分拆上市的子公司藥明生物一家獨大,不少公司亦在通過自建工廠或并購的方式增強實力。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10.29點擊報名>> 【免費參會】2025韓國智能制造及機械設備企業貿易洽談會
-
即日-12.12點擊報名>>> 【免費試用】宏集運輸沖擊記錄儀
-
即日-12.31立即下載>> 【限時下載】《2025激光行業應用創新發展藍皮書》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高價值貨物的‘數字保鏢’:沖擊記錄儀重塑貨運安全與效率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解析安森美(onsemi)高精度與超低功耗CGM系統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會議】CAE優化設計:醫療器械設計的應用案例與方案解析
-
5 創新藥泡沫破了?
-
10 抗體可變區多樣性的來源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