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治療跑出超明星團隊:川大教授帶隊,突破硼藥瓶頸

鉛筆道特約作者丨奕歡
抗癌治療正在經歷一場 "從模糊打擊到精準爆破" 的范式革命。硼中子俘獲治療(BNCT)——這項被稱為 "腫瘤終極核武" 的技術,正憑借 "1-2 次療程即可殺滅癌細胞" 的顛覆性優勢,從實驗室快步走向臨床,成為資本與產業圈競逐的新風口。
在這個大背景下,最近一個承載著 “中國方案” 的新項目正嶄露頭角,那就是:自組裝含硼納米囊泡制劑(BNCT 含硼診療藥物)研發項目。
該項目由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全國重點實驗室錢志勇團隊主導,聚焦于新一代硼藥的研發,旨在克服現有硼藥(BPA)在載硼率、靶向性、滯留時間等方面的不足,提升硼中子俘獲治療(BNCT)技術的臨床應用效果和適用范圍,是 BNCT 技術商業化進程中的關鍵環節。
據了解,該項目正在進行天使輪融資。
- 01 -從臨床突破到資本入局:BNCT 商業化按下加速鍵
50例臨床試驗完成、團體標準落地、醫保政策鋪路、設備+金融方案上線……2024年以來,BNCT 領域的好消息密集釋放,勾勒出一幅技術商業化的加速圖景。
作為 "分子靶向 + 中子照射" 的藥械聯用技術,BNCT 的核心邏輯是 "雙靶向精準殺傷":先通過硼藥鎖定癌細胞,再用 "中子刀" 照射激活硼原子,實現對癌細胞的 "定向爆破"。
這種機制讓它在腫瘤治療中展現出碾壓性優勢—— 對比手術(創傷大、復發率高)、傳統放療(20-35 次療程)、免疫治療(易耐藥、年治療費超百萬),BNCT 以 "1-2 次療程"" 低副作用 ""可預測療效" 的特點,成為復發性、難治性實體瘤的新希望。

BNCT技術的比較優勢
目前,全球僅日本在 2020 年將 BNCT 納入醫保,而中國已進入臨床轉化的 "沖刺階段":15 個 BNCT 中心完成布局,3 個項目建成投用,6 個加速器 BNCT(AB-BNCT)項目在建,另有 6 個進入籌建階段。

國內BNCT項目發展現狀
按規劃,2030 年國內 BNCT 年服務能力將超 5 萬人次,最終可覆蓋每年 10-20% 對傳統治療不敏感、且難以承擔高價療法的新發腫瘤患者——這意味著一個百萬級患者的藍海市場正在打開。
- 02 -裝備鋪路,硼藥突圍:誰在破解 "卡脖子" 難題?
BNCT 的商業化有兩大關鍵:裝備決定 "患者用得到",硼藥決定 "治療效果好"。
在裝備端,隨著加速器技術突破,更安全、低成本的AB-BNCT設備正取代傳統反應堆型設備,成為主流。國內企業如中硼醫療已實現裝備國產化,通過 "設備 + 金融" 合作模式加速醫院落地 —— 截至目前,廈門弘愛醫院、東莞人民醫院等多家機構已啟動臨床試驗,推動技術向肺癌、肝癌等更多適應癥擴展。
而硼藥領域,長期被一款名為 BPA 的藥物壟斷。這款藥雖實現了 BNCT 從 0 到 1 的突破,卻存在致命短板:適應癥較為有限,硼含量低、需持續給藥 2 小時以上,嚴重限制了技術應用范圍。
打破僵局的是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全國重點實驗室錢志勇團隊。其研發的 "自組裝含硼納米囊泡制劑" ,近日登上《Nature Communications》,以八大創新點實現對傳統硼藥的全面超越(例舉4項):
1、靶向更廣:以唾液酸為靶點,覆蓋肝癌、乳腺癌等多數實體瘤,突破 BPA 的適應癥局限;
2、效率更高:納米聚合物載硼量大幅提升,瘤內滯留超 2 小時,單次給藥即可完成治療;
3、易產業化:五步合成工藝,單步產率超 90%,通過調節 pH 值即可制備,解決傳統硼藥生產復雜難題;
4、潛力更大:可搭載化療藥或放療增敏劑,兼具診斷功能(標記效率 100%),實現 "診療一體"。
在胰腺癌模型中,這款新藥抑瘤率超 85% 且無顯著毒性,目前已進入大動物驗證階段,預計 2026 年進入人體臨床研究,2028 年申報臨床。按團隊預測,上市后三年內有望搶占 10% 硼藥市場,實現 10 億級銷售規模。

配套診斷藥用于小鼠活體 PET/CT 成像(時間點:靜脈注射后 2h)
- 03 -藥械協同,資本加碼:千億賽道的 "中國方案"
BNCT 的爆發需要好馬配好鞍。裝備普及為硼藥提供了應用場景,而優質硼藥將反過來推動設備向更多醫院滲透,形成 "藥械協同" 的螺旋上升。
這種協同正在吸引資本涌入。最近,中硼醫療與海通恒信的戰略合作、錢志勇團隊啟動的天使輪融資,都預示著產業從技術突破邁向商業化落地的關鍵轉折。
該新項目聚焦于硼中子俘獲治療(BNCT)領域,圍繞新一代硼藥研發及相關應用展開,旨在推動 BNCT 技術更廣泛、有效地應用于腫瘤治療。
其核心產品是四川大學錢志勇團隊攻關的全球首個自組裝含硼納米囊泡制劑(BNCT 含硼診療藥物),屬于 BNCT 技術中關鍵的硼藥部分。
它主要面向的人群是:對傳統放化療不敏感(約占每年新發腫瘤患者的 10-20%)、無法承擔其他技術高昂治療費用,且適用于 BNCT 技術治療的復發性、難治性實體瘤患者,尤其是因現有硼藥(BPA)限制而未能得到有效治療的軀干部位大瘤種患者等。
依托 BNCT 技術的商業化應用,隨著國內 BNCT 中心的不斷布局(預計 2030 年超 20 個投入運營,未來數量可破百),一個 BNCT 中心每年需配套約 1-2 億元人民幣的硼藥,新項目研發的硼藥作為關鍵配套產品,可通過向 BNCT 中心供應藥物實現盈利。同時,隨著技術推廣和適應癥擴展,市場需求將進一步擴大,帶來持續的收益增長。
項目預計于今年Q3完成診斷藥物的大動物PET/CT驗證,消除大部分技術風險;并迅速推進診療藥物的臨床前研究等,保守預計2026年Q2進入人體臨床研究(IIT),2028年獲批IND。
- 04 -BNCT技術遠景
四川大學教授/博導錢志勇教授表示:“BNCT 是‘分子靶向 + 中子照射’的精準醫療技術,是核醫學成果轉化的代表。我們的新型硼藥項目可以推動突破現有BNCT技術的可見邊界,隨著裝備普及與藥械協同,BNCT 有望覆蓋更多實體瘤,我們愿聯合各方資源,推動技術更廣泛應用,讓這一療法惠及千萬患者。”
國際BNCT學會理事、執行常委,國際原子能機構BNCT行業標準起草組組長劉淵豪教授表示:“當前全球 BNCT 設備技術已打通臨床落地“最后一公里”,但配套含硼藥物仍局限于 BPA 等第二代產品,存在“靶點單一、特異性有限、代謝周期短”等技術限制,難以滿足更大范圍、更加精準的臨床治療需求。因此,新型硼藥的創新被視為 BNCT 行業下一個十年的“必答題”,也是BNCT技術能否邁入千億市場的關隘。我殷切希望團結和借助全球BNCT領域專家、團隊以及資本的力量,加速新型硼藥的開發、轉化和臨床應用,造福更多患者迫切的臨床需求。”
從政策支持到資本入局,從裝備突破到硼藥創新,BNCT 技術的商業化拼圖正快速完整。這場始于實驗室的醫療革命,或許很快將走進醫院,改寫千萬腫瘤患者的命運 —— 而站在產業風口上的玩家,正迎來屬于它們的黃金時代。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原文標題 : 腫瘤治療跑出超明星團隊:川大教授帶隊,突破硼藥瓶頸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10.29點擊報名>> 【免費參會】2025韓國智能制造及機械設備企業貿易洽談會
-
即日-12.12點擊報名>>> 【免費試用】宏集運輸沖擊記錄儀
-
即日-12.31立即下載>> 【限時下載】《2025激光行業應用創新發展藍皮書》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高價值貨物的‘數字保鏢’:沖擊記錄儀重塑貨運安全與效率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解析安森美(onsemi)高精度與超低功耗CGM系統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會議】CAE優化設計:醫療器械設計的應用案例與方案解析
-
5 創新藥泡沫破了?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