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實在智能CEO孫林君:智驅未來,AI+RPA數字員工上陣在即
不僅如此,當談及5G和大數據中臺或者PaaS結合是否會對“AI+RPA”的市場造成沖擊時,孫林君充滿信心,似乎看到了更大的市場空間。
“不會。我甚至認為,RPA可以和數據中臺強強聯合,因為RPA擁有跨介質能力。”孫林君指出。
簡單來說,無論是基于安卓系統還是OS系統的App,人都可以在簡單地了解規則之后,輕易上手。“AI+RPA”也是如此,似乎不再是一串代碼和數據,而是和人一樣,去感知和理解App的操作規則,然后再生成機器人用于執行的邏輯代碼,為后續完成高強度的重復工作做好準備。
因此,孫林君感慨到:“AI就像大腦和眼耳鼻等感知器官,而RPA就像人的手腳一樣,兩兩結合,就是一個完整的‘人’”。

AI+RPA
如此優質的賽道,實在智能的產品有什么特點呢?
密集重復勞動解放者
在談到2020年新冠疫情對世界的影響時,孫林君表示:“毫無疑問,新冠疫情對世界造成了嚴重的傷害,影響巨大。但對于處于人工智能賽道的實在智能,卻有著一定的利好。如果說AlphaGo與李世石的圍棋人機大戰,代表著人工智能的元年;那么2020年很可能是‘AI+RPA’元年。”
疫情下,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都對“密集型”勞動場景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和擔憂,使用AI代替一些簡單、重復勞動的籌碼又多了一些。
過去,大量機械工具的出現,如機床、工程機械等,讓很多人從純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個人生產力水平得到了跨越式的提高;今天,“AI+RPA”的作用是代替PC和手機端大規模、重復性、批量性的人工工作。毫無疑問,這一技術將大幅解放勞動力,個人的生產力將再一次得到提升,企業也將因此受益,節約大量人力成本。
“實在智能創立的初衷和其名字一樣,實實在在通過 AI 技術為傳統行業帶來改變,幫助企業實現從‘勞動密集型’向‘AI 密集型’的轉型,”孫林君表示,“在創業的過程中,我們團隊深刻地認識到,僅有AI技術是不足的。對于客戶來說,其產品系統很可能是分散的,數據是分散的,同時還有個性化場景的訴求,因此,對AI技術落地的標準化,以及AI技術的落地成本,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在這種情況下,孫林君團隊看到了AI和RPA技術結合的可能性,并且基于傳統RPA三件套“機器人工廠”、“終端機器人”和“中央控制臺”進行深入研究。
在傳統的“三件套”領域,實在智能有著獨特的優勢。
實在智能的“機器人工廠”Z-Factory,由可視化低代碼、400多個RPA組件和AI組件、自研引擎、智能加持組成,具備行業領先的普適性、穩定性和兼容性。
實在智能“客戶端機器人”Z-Bot, 可通過“零侵入、零改造”方式靈活無縫地部署在客戶終端設備,執行不同流程任務,適應不同場景,以多模態(任務式、流程式、交互式)方式對整個過程進行實時監督和數據閉環。
實在智能的“中樞控制臺”Z-Commander是一款企業級控制平臺,其作用不僅可以對下游的“客戶端機器人”遠程分配工作,還會根據下游工作狀態對Z-Factory做出反饋。該平臺不僅穩定性高、維護成本低,還可以完成傳統“中樞控制臺”不具有的智能調度和決策。
相對傳統的RPA,實在智能還在“三件套”的基礎上,獨創了“智能云腦”Z-Brain。這是一個自研AI能力平臺,可以輸出AI組件、做出智能決策。孫林君認為:“創業兩年,Z-Brain是實在智能的一大亮點,是進入各個行業,各個領域,各個系統的基礎。”

技術對比
Z-Brain還反應了實在智能研發的前沿性:在自然語言處理領域,Z-Brain覆蓋了包括BERT、ALBERT、RoBERTa等最新算法;在計算機視覺領域,Z-Brain覆蓋了DB、PMTD、RARE等最新算法。
由于RPA擁有跨介質能力,不受系統限制,所以下游行業眾多,如金融、運營商、政務等,可用于財務、運營、人力、客服、法務等場景。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7日立即參評>> 【評選】維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行業年度評選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免費下載】RISC-V芯片發展現狀與測試挑戰-白皮書
-
即日-11.25立即下載>>> 費斯托白皮書《柔性:汽車生產未來的關鍵》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1月28日立即下載>> 【白皮書】精準洞察 無線掌控——283FC智能自檢萬用表
-
12月18日立即報名>> 【線下會議】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產業大會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