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車市五大關鍵詞
文 | 劉丹丹
來自吳聲汽車報道
對于汽車行業來說,剛剛過去的2018注定是非常不平靜的一年。這一年里,中美貿易摩擦不斷,關稅變化牽動了無數美國車企的心臟。在國內車市銷量首現28年負增長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車則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與此同時,銷量、庫存伴隨著電氣化、智能網聯、新勢力交付等一并成了車企的年度關鍵詞。
中美貿易摩擦不斷
對于進口汽車尤其是美產車來說,2018年無疑是一波三折的一年。
2018年5月22號,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宣布自2018年7月1日起,進口車關稅從25%降至15%。這降低的10%的進口車關稅對消費者來說可是真金白銀,然而就在一眾進口車企摩拳擦掌準備借著關稅降低這一契機來擴大市場提高銷量時,中美貿易摩擦開始,中國宣布對美生產汽車關稅加收25%,漲至40%。在新關稅政策出來后,大部分美國品牌著手上調了旗下進口車價格,只有林肯等少數品牌選擇自己承擔關稅。

12月初兩方展開會談,中美達成了貿易戰的緩和共識,貿易戰自2019年1月1日起暫停,中國對美國進口車關稅從原來的40%降至與其他國家相同的15%。值得注意的是,“休戰”日期僅至2019年3月31日,至于4月份之后如何,一切還未可知。
車市銷量首現28年負增長
2018年自7月份開始,車市銷量就開始呈現出下滑趨勢,哪怕是“金九銀十”都未曾給車市寒冷的冬天帶來一絲暖意。

據中汽協最新數據統計,2018年11月,全國汽車銷量254.78萬輛,同下降13.86%,環比增長7.05%,同比跌幅繼續擴大。其中乘用車銷量217.35萬輛,同比下降16.06%。2018年1-11月,全國汽車累計銷量達2542萬輛,同比下滑1.65%;預計全年銷量或在2800萬輛左右,同比下滑3%。
可以看到的是,國內汽車產業內的競爭越來越強烈,在市場規模不變的情況下,由“增量競爭”轉為“存量競爭”已是不爭的事實。
庫存預警指數居高不下
自今年8月開始,受經濟環境影響國內車市出現下行現象,由此所產生的連環效應令很多經銷商“愁眉不展”。十二月伊始,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了最新的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數據顯示,11月份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75.1%,環比上升8.2個百分點,同比上升25.32個百分點,根據流通協會數據統計,此次庫存指數75.1%是近年來最高的一次。
造車新勢力的“交付元年”
雖然今年傳統燃油車深陷泥淖,銷量不振,但新能源汽車卻“一枝獨秀”。據中汽協數據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7.3萬輛和16.9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36.9%和37.6%。這其中,除傳統車企的新能源車作出貢獻外,造車新勢力也提供了不少的銷量。

2018年,部分造車新勢力正式進入量產交付環節,如蔚來汽車、威馬汽車、小鵬汽車、前途汽車、新特汽車等,已經開始從小范圍交付到沖刺首年交付1萬輛的目標。而以奔馳、寶馬、奧迪為首的豪華品牌也開始加速推進電氣化進程,首款純電動車型均已面世。可以預料的是,2019年一場新能源“大戰”即將開始。
2019年車市挑戰與機遇并存
對于整個車市來說,2018年可謂是站在風口浪尖的一年,連續半年的銷量下滑直接影響到了外界對2019車市的信心。對此,吳聲汽車記者特意就2019車市問題采訪了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

崔東樹表示:“2018年車市整體表現不好,至于明年車市銷量會不會還是這樣,我們很難去作出直觀判斷,但是市場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復能力。盡管2019年車市將面臨巨大的壓力,但同時也暗藏著不小的機遇。就目前來看,經濟仍處在下行的過程當中,由于貿易戰的不確定因素導致消費者未來的消費心態跟消費能力都受到影響,尤其是過去幾年樓市高漲導致的居民債務過重使得現在居民購買力嚴重低迷。在2019年,購買力的恢復是一個巨大的話題,所以2019年面臨巨大的壓力,但是由于國家又不希望經濟下滑太過嚴重,所以肯定會有一些政策性的支持出現,比如采取一定的措施,去推動車市的發展。這樣來看的話,我認為2019年并不是一個特別悲觀的狀態。”
此外,崔東樹還表示:“在2019年,整個汽車行業還是應該堅定市場可持續發展的信心,相信未來車市會有一個極強的發展空間,各企業應該抓住市場發展的趨勢,堅定信心去做可持續發展的工作。”
-THE END-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Works With 開發者大會深圳站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限時福利】TE 2025國際物聯網展·深圳站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數會工業芯片與傳感儀表展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普源精電--激光原理應用與測試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推薦專題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