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氪私有化落定,吉利全力挑戰比亞迪:年目標已提升至300萬
7月15日,吉利控股集團宣布,旗下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吉利汽車”,00175.HK)與極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極氪”,ZK.US)正式簽署合并協議,吉利汽車將收購其尚未持有的全部極氪股份,極氪股東可選擇以現金或置換吉利汽車股份作為對價。至此,極氪私有化退市也正式落定。
極氪的私有化是吉利回歸一個吉利的關鍵措施,這個調整的最大的作用在于解決極氪與領克之間的內耗問題,推動吉利在高端品牌上實現合力,并減少由此帶來的資源重復使用,實現成本降低。
從發展的歷史來看,極氪的推出有兩大原因:其一,在2017年時候,銷量見頂之后急需一個新的項目撐起當時“自主一哥”的地位;其次,在2019年開始新能源發展進入最巔峰的時刻,此時的融資大戰見證了行業的熱度。在這種背景下,不僅是吉利包括多個車企都在考慮是否打造一個全新的高端品牌。特別是2020年開始,整個新能源汽車進入瘋狂的市值階段。
當然,當時吉利也可以選擇收購一個新勢力,比如吉利當時就對蔚來很有興趣。當時吉利入股蔚來一事,已經被媒體言之鑿鑿。根據當時的傳聞,吉利投資蔚來3億美元。不過,該事件最后因為蔚來獲得合肥的大力支持而最終作罷。極氪在2021年誕生,但一開始就對領克的發展形成了沖擊。

極氪的第一款車,實際上是Lynk&co ZERO概念車。但極氪抽走的不僅是一款車,而是整個領克的純電產品線。這導致的問題是,領克幾乎在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新車來支持發展。此外,為了在發展上形成差異化,領克被限定在油車和插混中,以為極氪的成長留下空間。毫無懸念的是,這使得領克向上的態勢被破壞。
而隨著極氪和領克各自成長,為了實現差異化,兩者之間逐步出現了很多問題。比如極氪帶來很大困擾的“一年三代”事件,其實就是為了搶奪新技術的發布時間,保證極氪的金字塔尖地位。此外,這也對原本品牌的布局,也帶來了沖擊,比如沃爾沃的(領克-沃爾沃-極星)三大品牌架構帶來了沖擊。
隨著比亞迪在2023年崛起、在2024年爆發,以及小米等新對手的出現,吉利重新思考原本跑馬圈地的品牌布局方式,開始進行戰略收縮。極氪退市的還有一個現實的原因,那就是整個新能源汽車的資本熱潮退卻,不管是特斯拉還是蔚小理的股價都大幅下滑,回歸了理性。對于新上市的企業而言,基本很難再達到心中的期望,包括極氪也是。

2024年5月10日,極氪汽車在紐交所掛牌上市。上市首日,極氪以26美元/股的價格開盤,較21美元/股發行價高23.8%,收盤報28.26美元/股,較發行價漲34.57%。按21美元/股發行價計,極氪汽車的估值約為52億美元,相較2023年2月A輪融資投后約130億美元的估值,其實縮水約60%。
當然,此次私有化,不僅解決了領克、極氪的內耗和沖突,還可以讓吉利汽車的估值可以完全參照比亞迪。在吉利大品牌下,形成了“極氪-領克-銀河-中國星-吉利”幾大品牌,這足以形成與比亞迪扳手腕的能力。而吉利汽車在2025年上半年累計銷量達到1,409,180輛,同比增長47%,遠超行業平均水平。這一成績促使集團將全年銷量目標從271萬輛上調至300萬輛。
而作為對比,比亞迪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214.59萬輛,同比增長33.04%。在追趕比亞迪的道路上,吉利現在可以火力全開的撒開腳丫子奔跑了。
原文標題 : 極氪私有化落定,吉利全力挑戰比亞迪:年目標已提升至300萬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Works With 開發者大會深圳站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限時福利】TE 2025國際物聯網展·深圳站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數會工業芯片與傳感儀表展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普源精電--激光原理應用與測試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推薦專題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