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A,不能再亂更新了
最終贏得用戶的,從來不是每月1.2次的OTA頻次,而是每次升級都帶著生命的重量。
隨著2024年全球智能汽車召回量同比激增67%,中國監管部門正通過“標準引領+嚴格執法”的組合策略,倒逼企業把研發經費從“酷炫功能”轉向“安全冗余”。
2025年8月13日,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于加強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品召回、生產一致性監督管理與規范宣傳的通知(征求意見稿)》,該文件是我國首個針對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領域制定的綜合性監管政策,標志著政府對這一新興產業的規范化管理進入新階段。

正如工信部專家在政策解讀會上強調:“當汽車變成四個輪子的智能終端,其安全標準應該向民航業看齊。”
這份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的監管文件,也直指當前智能網聯汽車發展中的四大核心痛點:召回機制、生產一致性、商業宣傳規范與事故報告制度,堪稱我國智能出行領域的“安全白皮書”,公眾可通過官方渠道在9月15日前提交建議。
為OTA戴上緊箍咒
在此次《通知》中,要求企業必須在車輛App、車載系統及用戶手冊的“黃金位置”清晰標注駕駛輔助系統的安全邊界,用“紅綠燈式”的顯著提示杜絕消費者將L2級輔助駕駛誤解為自動駕駛。某新勢力車企產品總監坦言:“這相當于要求我們在所有‘科技感’包裝下都必須貼上安全說明書。”
新政強制要求配備“智能守夜人”系統——當監測到駕駛員出現“脫手方向盤”“開車打盹”等危險行為時,需通過“語音警報+方向盤震動+強制降速”三級響應機制,最終觸發靠邊停車“緊急制動”。
而針對部分企業濫用軟件升級掩蓋硬件缺陷的行業亂象,文件明令禁止“半夜偷偷推送更新”的行為。所有OTA升級必須完成“備案-測試-驗證”三重門,違規者將面臨“重點抽查+專項核查”的組合拳監管。

業內人士表示,“月月OTA”已成為許多新能源車企的口號,但某些品牌過去兩年OTA頻次高達每月1.2次,實為“軟件補丁掩蓋硬件偷工減料”。
雖然在2025年4月15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召回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的通知》系列解讀——汽車軟件在線升級(OTA),其中要求企業實施OTA升級活動,應當按要求向市場監管總局備案,并確保實施OTA升級活動后的汽車產品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及技術規范等相關要求。
但伴隨“全民智駕”的狂歡,各大車企OTA依舊馬不停蹄。據艾拉比統計,2025年上半年,國內OTA市場累計推送版本數達到了264個,覆蓋60個品牌、183款車型。
此次文件還明確禁止在營銷中使用“自動駕駛”“解放雙手”等誤導性話術,要求所有宣傳材料必須像“藥品說明書”般準確標注系統能力邊界。

建立“智能汽車黑匣子”制度,要求企業必須24小時內上報輔助駕駛相關事故,監管部門將組建“飛行檢查隊”進行深度調查。這與今年2月發布的準入管理新規、6月的生產一致性檢查形成監管閉環,構建起“事前準入-事中監管-事后追責“的全鏈條管理體系。
不難看出,在智能網聯汽車愈發成為趨勢的情況下,《通知》的發布旨在改變此前OTA升級沒有明確依據的現狀,也杜絕了車企鉆空子、打擦邊球的可能性。
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分析指出,雖然《意見稿》對企業提出了嚴格要求,包括強化安全責任、規范技術驗證與宣傳等,短期內會給企業帶來合規壓力,但長期來看將推動算法、算力升級,促進技術成熟與行業高質量發展。
如何重新定義“汽車迭代”
說到底,車企大秀OTA的原因還是在于OTA 升級在一定程度上能為車輛“注入新活力”。它不僅可以修復軟件漏洞,還能增添諸如自動駕駛功能升級、智能座艙交互優化等新特性。
最早的汽車OTA是日本車企研究的,但受限于保守的行業思維和電子架構設計,僅能對T-Box通訊模塊和車載娛樂系統進行基礎升級。但這種“隔靴搔癢”式的更新,如同給功能手機更換鈴聲主題,始終未能觸及汽車核心系統的數字化改造。
首次讓業內對汽車OTA做出強烈反應的是特斯拉。

2012年6月問世的Model S如同投進油罐的火把,其域集中式電子架構首次實現整車OTA能力。2015年Model S通過OTA新增了自動轉向、側面碰撞預警、自動變道和自動泊車等功能,成為當時自動輔助駕駛能力最強的量產車型;2018年,特斯拉僅通過OTA升級讓Model S的剎車距離縮短了足足20英尺(約6米),引起嘩然。
在外界看來,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OTA還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可以減少召回成本。據報道,僅在2023年,采用OTA修復軟件的公司就節省了超過5億美元,到2028年,僅美國汽車制造商就預計將節省超過15億美元。
OTA的付費功能也為企業帶來可觀的利潤前景。2023年,車企從OTA訂閱中獲得了1億美元的收入。
不過對于如今的消費者來說,的確也對OTA有較強需求。據市場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調查,44.4%的受訪者愿意每月花費高達20美元購買附加功能,14%的受訪者甚至愿意支付高達50美元。在國內,OTA頻率過低甚至沒有OTA的品牌,還會面臨大規模的用戶投訴。
所以如何更好的OTA,也將成為未來車企挑戰的新方向。
對于這一點,特斯拉在OTA升級方面一直處于行業領先地位。除了在下載速度、不斷優化網絡連接算法外,特斯拉也在車載芯片性能和內存管理方面也進行了優化。據用戶滿意度調查,特斯拉OTA升級的用戶滿意度高達90%以上,就是主要得益于其高效的下載和升級速度以及良好的用戶交互設計。
國內車企方面如小鵬汽車在OTA升級中注重系統架構優化和用戶交互設計。而通過一些包括模塊化設計、提供 OTA升級支持自動回滾機制等優化措施,小鵬汽車OTA升級的用戶滿意度提升了20%,達到85%以上。
毫無疑問,隨著汽車智能化的不斷推進,OTA升級技術還將持續發展,未來需要汽車制造商、供應商和開發者不斷探索和創新,進一步提升OTA升級的效率和用戶滿意度,為智能汽車的發展提供更堅實的技術支持。

同時,還需關注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等問題,確保OTA升級過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讓用戶能夠放心享受OTA升級帶來的便利和新體驗。畢竟據J.D. Power最新報告,2025年購車決策中系統安全透明度權重已上升至47%,遠超炫酷功能的29%。
所以這也印證了從今年2月準入新規、6月一致性檢查再到此次征求意見稿,監管層用“政策三連擊”將汽車OTA置于監管之下,會為更多的消費者構建護城河。
因為最終贏得用戶的,從來不是每月1.2次的OTA頻次,而是每次升級都帶著生命的重量。
注:圖片部分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END-
原文標題 : OTA,不能再亂更新了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Works With 開發者大會深圳站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限時福利】TE 2025國際物聯網展·深圳站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數會工業芯片與傳感儀表展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普源精電--激光原理應用與測試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推薦專題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