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據打通之后,“好用的上車產品”新范式已至
本文來源:智車科技 順暢的出行,關乎都市的運行效率與每個人的時間價值;安全的抵達,則是智能駕駛技術不容有失的基石。而今,車路云一體化技術的使命,正是將“效率”與“安全”這對曾經的矛盾體和諧統一,從理想
-
自動駕駛中“一段式端到端”和“二段式端到端”有什么區別?
最近有小伙伴提問,一段式端到端和二段式端到端有什么區別。其實說到自動駕駛里的“端到端”,很多人第一反應其就是把傳感器的原始數據直接變成車輛的控制指令。比如在大模型中輸入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等信
-
3-5年無駕駛座車將量產! 智駕革命真的要來了
文 / 王新美編 / 楊凌霄出品 / 電動新物種 2025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在北京剛剛落幕,四維圖新CEO程鵬的一句話引發行業震動。他明確表示,未來3-5年內,一定會出現沒有駕駛座的汽車,方向盤和剎
-
悄悄融資百億,滴滴還在做著自動駕駛夢
在政策與技術的雙輪驅動下,自動駕駛技術正迎來從驗證走向規模化應用的關鍵拐點。 文遠知行、小馬智行先后與Uber達成合作,在國際城市部署Robotaxi服務;蘿卜快跑相繼與Uber、Lyft 達成合作,
-
輔助駕駛新強標進入公示期,傳聞中「最嚴法規」將給行業帶來哪些沖擊?
作者 |肖恩 編輯 |德新 9月,傳聞已久的《智能網聯汽車組合駕駛輔助系統安全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上線公示,這份文件也就是今年輔助駕駛乃至整個汽車行業高度關注的全新的「輔助駕駛強標」。 新強
-
Robotaxi來到關鍵時刻!小馬智行即將兩地上市了
作者 |?章漣漪 編輯 | 邱鍇俊 2009年,谷歌啟動無人駕駛項目(Waymo的前身),Robotaxi由此誕生。 此后十幾年,巨頭和初創公司紛紛殺入,尤其是中美企業,在太平洋兩岸時而貼身近戰,時而
-
安徽蕪湖85后做智能駕駛:年入70億,港股上市
作者丨鉛筆道 松格 最近,智駕新勢力重慶千里科技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它的前身正是以摩托車聞名的力帆科技,如今已徹底轉向智能駕駛賽道。 千里科技有三大依托:一是吉利控股的制造根基與資源加持,二是曠視科
-
如何處理自動駕駛感知傳感器臟污問題?
自動駕駛系統依賴多種傳感器來感知外界環境,攝像頭負責將光學圖像轉換為圖像數據供算法解析,激光雷達生成描述物體三維形狀的點云數據,毫米波雷達探測目標的距離與速度,超聲波雷達則專門負責近距離障礙物檢測。
傳感器 2025-10-21 -
隱藏式門把手沒有“原罪”
2024年至今,因智駕輔助安全引發社會討論的事件,至少有5起,包括但不限于高速公路水泥墩、快速路上正在運行的清掃車、FSD的突發更新以及各種系統帶來的違章以及海量召回等。 2024年至今,因汽車性能過
-
自動駕駛仿真測試有什么具體要求?
在自動駕駛技術快速迭代、功能邊界不斷擴展的今天,如何系統、嚴謹且高效地驗證一個自動駕駛系統的性能,成為研發、測試與監管共同面對的核心難題。相較于傳統汽車主要關注機械性能、動力響應和操控穩定性,自動駕駛
駕駛 2025-10-17 -
智能駕駛,造不如買?
來源 | 伯虎財經(bohuFN) 作者 | 楷楷 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漸趨白熱化,隨著智能化從“加分項”轉變為“必選項”,一場關于智能駕駛的“軍備競賽”已悄然換擋。 近日,一汽股份通過增資及股權收購,
智能駕駛 2025-10-14 -
無人配送“三國殺”:大廠、先鋒、空降兵,誰更能打?
文:談擎說AI 在智能駕駛與Robotaxi發展得如火如荼的當下,讓人沒想到的是,無人配送車反而最有可能成為首個L4自動駕駛和具身智能領域大規模商用并盈利的賽道。 就在國慶前幾天,無人配送企業新石器無
-
隱藏式門把手消失了,但車企的炫技焦慮還在
文丨墨迪? 編輯|孫靜? 在與隱藏式門把手纏斗多年之后,新能源車主終于要徹底和它告別了。 細數商業史上,似乎很少有一類產品宣傳的賣點最后都成為用戶痛點,新能源車做到了。更不要說,這些痛點有時會讓用戶付
隱藏式門把手 2025-10-11 -
9月新能源車企銷量公布:比亞迪39.3萬輛,吉利16.5萬輛、零跑6.7萬輛……
(統計范圍僅包含此前每月1日都按時公布銷量數據的車企) 10月1日晚,國內多家汽車企業集中發布了9月新能源車銷量數據。在政策推動與市場消費回暖的雙重助力下,多數品牌銷量實現同環比增長,行業競爭格局持續
-
豪擲38億歐元!印度塔塔收購依維柯
繼2008年以28億美元收購捷豹路虎后,印度塔塔汽車再次大手筆出手,以38億歐元全現金交易方式,將意大利老牌商用車制造商依維柯收入囊中。該交易預計2026年上半年完成。 7月30日,印度塔塔汽車與意大
塔塔汽車 2025-10-10 -
自動駕駛中常提的“專家數據”是個啥?
在談及自動駕駛時,經常會聽到一個概念,那便是“專家數據”。專家數據,說白了就是“按理應該這么做”的那類示范數據。它不是隨機抓來的日志,也不是隨便標注的標簽,而是來源可靠、能代表正確或優良駕駛決策的記錄
自動駕駛 2025-10-10 -
歐洲車市 | 法國2025年9月:車市加速電動化,MG和比亞迪表現優異
芝能科技出品 2025年9月,法國汽車市場連續第二個月小幅回暖,整體銷量同比微漲1%,但背后的電動化浪潮才是真主角。 混合動力車份額穩穩占到44.2%,純電動車更是一舉創下22.3%的歷史新高。反觀傳
-
歐洲車市 | 西班牙2025年9月:銷量回暖,中國品牌殺出重圍
芝能科技出品 2025年9月,西班牙汽車市場繼續回暖,銷量同比勁增16.4%,達到85,167輛,已經基本追平疫情前的水準。 電動車滲透率也亮眼,躥升到24%,比去年10.6%翻了好幾倍。品牌陣營里,
西班牙 2025-10-09 -
誰能搶到座?十大合資品牌狂追新能源“末班車”!
進入2025年后,甭管是日韓還是歐美,各大合資品牌都開始在新能源車領域瘋狂“趕進度”,其中,部分車企始終按照全球布局節奏,堅持慢節奏自研方案;而更多則開始依托本土優勢資源,并針對中國市場開發專供車型。
合資品牌 2025-10-09 -
關稅圍城下,德國車企的緩沖與隱憂 | 全球棋局,巨頭解題(三)
編者按 在全球汽車產業面臨轉型與地緣摩擦之際,企業如何謀求生存與發展備受關注。本期報道聚焦三大案例:雷諾-日產聯盟的戰略調整,Stellantis重返中國市場的動作,以及德國車企在美歐關稅下的應對策略
-
Stellantis“再看向”中國 | 全球棋局,巨頭解題(二)
編者按 在全球汽車產業面臨轉型與地緣摩擦之際,企業如何謀求生存與發展備受關注。本期報道聚焦三大案例:雷諾-日產聯盟的戰略調整,Stellantis重返中國市場的動作,以及德國車企在美歐關稅下的應對策略
Stellantis 2025-10-09 -
雷諾-日產聯盟踱入“善后時代”了嗎?| 全球棋局,巨頭解題(一)
編者按 在全球汽車產業面臨轉型與地緣摩擦之際,企業如何謀求生存與發展備受關注。本期報道聚焦三大案例:雷諾-日產聯盟的戰略調整,Stellantis重返中國市場的動作,以及德國車企在美歐關稅下的應對策略
-
全球車市 | 澳洲2025年9月:三家中國品牌進入前十
芝能科技出品 2025年9月,澳洲新車市場繼續回暖,總銷量106,900輛,同比漲7%,創下近兩年第二高月紀錄。 中國品牌和新能源車在澳洲銷量很不錯,首次有三家中國牌同時殺進月度前十,徹底攪動了澳洲車
-
9月第四周新勢力銷量,零跑第一,小米第二,理想第五
9月30日,9月第四周(9月22日-9月28日)新勢力銷量排行榜出爐,現在的榜單特色,新勢力頭部車企陣容穩定,后來者奮勇追趕,新勢力榜單競爭還是異常激烈。 第一名零跑汽車,銷量1.60 萬輛,創歷史周
-
汽車門把手迎來強制性國標,隱藏式設計因安全風險將“退市”
曾經代表科技與時尚的隱藏式門把手,在安全與生命的權衡下,不得不向功能性做出妥協。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于近期發布通知,對《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公開征求意見。這項標準旨在解決隨
-
銷量又反攻,部分油車依然賣得動
面對合資油車,專家定律再次失效。 一面是對新能源車的銷量預判錯誤率增加,一面是處于市場弱勢的燃油車,卻又忽然爆發出活力。為了搶新能源車購置稅補貼將于2026年退坡減半,最后的3個多月黃金期。9月下旬的
-
從爆款神話到銷量承壓,理想汽車的突圍之戰,理想i6能否救場?
理想汽車的發展軌跡始終與 “家庭用戶” 標簽深度綁定:產品始于理想ONE的市場驗證,真正爆發則依托L系列車型的精準卡位。 2023年,理想汽車交付量達37.6萬輛,同比激增182.2%,營收首次突破千
理想 2025-09-28 -
追覓造車,是風口起舞還是資本迷局?
LAIKA? ?2025/09/25? 宏大故事,巨大下注,懸念留給時間。 作者 | 龔巖 編輯 | G3007 距離追覓官宣造車已近一月。 8月28日,做智能清潔家電的追覓科技正式宣布造車項目,要打
-
Pix獨家|奇瑞高端品牌換帥,星途總經理黃招根將調離
這是 7 月奇瑞銷售體系大調組織架構后,新事業群下屬品牌核心高管的首次變動,凸顯了奇瑞高層對星途汽車業績的關切。 文|邢芮芳 編輯|冒詩陽 汽車像素(ID:autopix)原創 01.星途換帥 星途汽
奇瑞 2025-09-26 -
9月哪款新能源車最值得掏腰包?三款“硬貨”盤點
新車盤點 9月的車市可謂火藥味十足,各家車企都趕在“金九銀十”之前亮出了自己的底牌。這個月的新車,不僅有價格親民的華為系智駕SUV,也有豪華升級的全新蔚來ES8,更有奧迪與上汽合作的首款科技瓦罐車。三
-
十年家底全押上:小米造車與造芯的新十年棋局
“造車和重啟造芯,幾乎是同時做的決策,把小米前十年攢下的家底全押上了。說實話,‘同時供家里兩個孩子上大學’,壓力巨大。” 近日小米創始人雷軍在個人微博上的這番感慨,生動地描繪了公司在2021年開啟的一
-
汽車行業競爭進一步深入,產業鏈決定勝負,特斯拉決定釜底抽薪
業界人士指出特斯拉強調給供應鏈留足利潤,因此吸引了諸多供應鏈企業與它緊密合作,此舉與另一家汽車企業豐田類似,通過提供更豐厚的利潤,與供應鏈企業結成盟友關系,從而應對當下激烈的市場競爭。 特斯拉如此做帶
-
-
汽車召回還分主、被動?為什么自動駕駛時代更要注重汽車召回?
在傳統燃油車時代,汽車召回大多數圍繞著如剎車、氣囊、燃油系統這些直接關系到車輛機械性能和碰撞安全等物理零部件。車子出問題了,換個零件或修一修,很多情況就能解決。到了自動駕駛時代,車不僅僅是機械設備,更
-
9月第三周新勢力銷量,零跑第一,小米和問界超萬輛
9月23日,9月第三周(9月15日-21日)新勢力銷量排行榜出爐,相比上周再次發生大變化,小米汽車和問界銷量終于過萬輛,具體排行榜詳情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名還是零跑零跑汽車,銷量為1.29萬輛,再
-
11萬訂單背后,華為和上汽在密謀什么?鴻蒙智行“第五界”—尚界H5的“預生產”套路絕了!
引言 9月19日,鴻蒙智行突然宣布:尚界H5小訂訂單突破11萬! 更狠的是,部分用戶居然能在發布會后1-4周內直接提車——這波操作堪比“手機還沒發布,殼膜先賣爆”。 華為和上汽這對“科技巨人+制造老兵
-
掃地機器人巨頭追覓造車,是顛覆還是“不務正業”?
在科技與汽車行業激烈碰撞的今天,一家以掃地機器人和吹風機聞名的企業突然高調宣布造車,甚至揚言要“對標布加迪威龍”,這聽起來像是一場豪賭還是真正的技術革命?追覓科技,這個全球清潔家電領域的巨頭,正以驚人
-
新車內卷“殃及池魚”,二手車困局何解? | 封面故事:反內卷式惡性競爭——構建汽車產業新型競合生態(三)
編者按 汽車產業正處于轉型關鍵期,內卷式惡性競爭已嚴重影響其健康可持續發展。對于各種非理性無序競爭現象,甚至“內卷外溢”現象,既要加強行業自律,也要加以綜合整治。企業要從價格競爭轉向創新驅動、價值驅動
二手車 2025-09-22 -
又一家新勢力啟動召回,創歷史新高數量,達116887輛
9 月 19 日,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召回部分 SU7 標準版電動汽車,涉及車輛數量高達 116887 輛,這一規模不僅創下小米汽車自身召回紀錄,更刷新了造車新勢力單次召回的數量峰值,引發行業廣泛
小米 2025-09-22 -
又一新電車品牌成立!計劃三年推出多款車型,首款車布局微車市場
新能源汽車市場又迎來了新玩家。近日,一個名為“埃尚汽車”的品牌,在多個社交平臺上注冊了官方賬號。“埃尚汽車”是柳州五菱新能源汽車旗下新乘用車品牌,定位為年輕時尚新能源車品牌,該品牌標識采用了菱形圖案構
埃尚汽車 2025-09-22
最新活動更多 >
-
10月29日報名參會>> OFweek 2025先進電池技術研討會
-
即日-10.29點擊報名>> 【免費參會】2025韓國智能制造及機械設備企業貿易洽談會
-
11月7日立即參評>> 【評選】維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行業年度評選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免費下載】RISC-V芯片發展現狀與測試挑戰-白皮書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芯智所向 邊緣無界—華邦電子與恩智浦聯合技術論壇
-
即日-11.21免費下載>>> 【白皮書】使用模擬源進行快速射頻設備測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