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著“最強量產寶馬”光環的M5 CS終于來了
“血脈噴張”
1985年2月,寶馬在阿姆斯特丹車展發布了第一代M5(E28)車型。當時這臺搭載了S38B35直列六缸發動機的“小怪物”足足擁有252kW的最大功率,完美解決了人們對性能與實用的多方面追求。
但只可惜,由于第一代M5并未進行大規模宣傳及市場活動,所以發布后也并未受到市場的關注,直到停產時,總共也只生產了2191臺。
而盡管在之后的多年時間里,寶馬M5經過了多次迭代,無論顏值還是性能都不輸同級競品奔馳E 63以及奧迪RS 6,但礙于多方面因素影響,其在國內市場的表現就如同初代車型一樣不溫不火。
毫不夸張的說,這臺集舒適性與性能于一身的猛獸,甚至已經成了許多經銷商和二手車商的夢魘。
不過這樣的情況可能馬上就要有所轉變了,因為在一波接一波的預告圖、諜照、路試圖之后,頂著“最強量產寶馬”光環的M5 CS終于來了。
作為寶馬首次賦予CS后綴的C級車(中大型車),寶馬M5 CS自然是定位和性能都要高于M5以及M5 C(雷霆版),那么這臺車到底為何能被稱之為“最強”呢?別急,接著往下看。
外觀方面,寶馬M5 CS與M5雷霆版的整體造型保持一致,但為了凸顯CS版本的特別,新車在許多細節方面做出了特別處理。
比如最明顯的,就是在格柵周圍、輪圈以及各種車身銘牌上都出現了一種獨特的古銅金色,官方將這種顏色稱為“Gold Bronze”,與啞光綠色車身形成了鮮明對比。而更大尺寸的進氣口、引擎蓋上隆起的肌肉線條以及大燈組中黃色的L型燈帶,更是襯托出了M5 CS濃濃的戰斗氛圍。
側面造型沒什么好說的,依舊繼承了M5 雷霆版的干練線條,前后凸起的輪眉線條搭配車身腰線,讓它擁有了極強的力量感。再加上門框飾條的黑化處理和20英寸輪轂,絕對能讓你一眼看出它的不凡。
當然,除了這些表象之外,寶馬M5 CS還使用了碳陶剎車盤以及前6后1的紅色剎車卡鉗。輪胎配置為倍耐力P ZERO系列,前后輪規格分別為275/35 R 20和285/35 R20。
車尾的亮點在于尾燈組設計,造型、內部結構上相對中期改款后的M5更加簡約和立體,熏黑的樣式更是將細節處理直接拉滿,辨識度Max。剩余的雙邊共四出排氣管口、造型夸張的后擴散器以及尾翼都是性能車的標配,只能說是中規中矩。
別看外觀部分的總體改動不大,但得益于換裝了大量碳纖維套件,例如前唇、引擎蓋、車頂、后視鏡、車尾罩擾流板等各處全部為碳纖維制成,令整車降低了70公斤重量,而碳陶瓷剎車盤再度減重23公斤,最終整備質量保持在1919kg,較M雷霆版降低了100kg以上。
要知道,在性能車的世界里一直有“大10Ps不如輕1kg”的說法,而本身寶馬M5 雷霆版就已經是極致輕量化的產物,所以這100多kg減重的難度可想而知。
在內飾部分,寶馬M5 CS車內的一切元素都與“M Power”有關,例如M儀表、M真皮方向盤(帶換擋撥片和M按鈕)、M擋把、紅色啟動按鈕及碳纖維飾條等等。
最令人驚喜的,是新車還采用了Vernasca真皮一體式頭枕的M Sport桶形運動座椅(全新M4同款),將會提供更強的包覆支撐,且在頭枕下方還會有車型LOGO。
據悉一個座椅的造價就要接近4萬元人民幣,而寶馬M5 CS這次大方的直接標配了4張,終于可以帶著后排乘客一起下賽道了。如果客戶愿意付出額外的成本,還可以選裝帶有Merino真皮、電動頭枕調節和可發光M標志的M運動座椅。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細節,在新車座椅的頭枕區域還印有紐博格林北環的賽道圖。據外媒猜測,這可能是暗示寶馬M5 CS在紐北賽道創造了新的記錄,不過寶馬官方目前還未做出任何回應。
至于空間表現軸距參數尺寸數據,相信大家應該一點也不關心,所以接下來咱們就直接進入最刺激的運動性能環節。
為了讓寶馬M5 CS擁有“驚為天人”的性能表現,這臺車搭載了4.4T V8雙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635Ps(比M5 C多出10Ps)、峰值扭矩輸出750N·m,匹配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還將標配可在后驅以及四驅模式之間自由切換的M xDrive四驅系統。
最終,寶馬M5 CS的0-100公里加速僅需2.9秒,比M5雷霆版快了整整0.2秒,0到200公里每小時的加速時間僅需10.3秒,達成了“同級最速”的成就。
不過考慮到這臺車是面向賽道極致運動化的版本,寶馬M5 CS不僅提升了動力,還將整體懸掛再度降低了7mm,并換裝了來自M8 Gran Coupe的全新減震系統以及強度更高的發動機支架、防傾桿等。
從目前得到的消息來看,寶馬M5 CS將在今年春季率先登陸歐洲,然后在下半年引入美國市場,海外起售價為19.99萬歐元(約合157萬元人民幣)。目前是否會引入國內暫且未知,如果引入國內,算上關稅等費用后這臺車的落地價格很可能會直逼200萬元人民幣。
那么問題來了,200萬的價位,你是會選擇一臺入門級超跑,還是一臺最速M Power呢?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Works With 開發者大會深圳站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限時福利】TE 2025國際物聯網展·深圳站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數會工業芯片與傳感儀表展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普源精電--激光原理應用與測試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推薦專題
- 1 9月第四周新勢力銷量,零跑第一,小米第二,理想第五
- 2 誰能搶到座?十大合資品牌狂追新能源“末班車”!
- 3 9月新能源車企銷量公布:比亞迪39.3萬輛,吉利16.5萬輛、零跑6.7萬輛……
- 4 悄悄融資百億,滴滴還在做著自動駕駛夢
- 5 歐洲車市 | 西班牙2025年9月:銷量回暖,中國品牌殺出重圍
- 6 汽車門把手迎來強制性國標,隱藏式設計因安全風險將“退市”
- 7 無人配送“三國殺”:大廠、先鋒、空降兵,誰更能打?
- 8 豪擲38億歐元!印度塔塔收購依維柯
- 9 9月轎車銷量榜:微/小型新能源領跑,MG4暴增587%,合資車型可圈可點
- 10 均勝電子500億訂單筑牢安全墊,能否復制“比亞迪式”跨界逆襲?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