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暴跌99%,保時捷賺不到錢了?
導語
Introduction
昔日搖錢樹,邁入校準年。
保時捷的第三季度數據,惹來市場一片嘩然。其中最刺眼的,是高達9.66億歐元的虧損。
受第三季度拖累,保時捷前三季度銷售利潤僅為4000萬歐元,與去年同期的40.35億歐元相比暴跌99%。
如果再將時間向前回溯一年,在2023年的巔峰時刻,保時捷甚至因營業利潤高企,而被譽為豪車“印鈔機”。
短短兩年,保時捷經營情況急轉直下。昔日的搖錢樹,如今賺不到錢了?
01斷崖式下跌的業績
比利潤暴跌更直觀的是日營業利潤的比對。
2023年全年,保時捷營業利潤高達73億歐元,其中,前三季度營業利潤為55億歐元。按273天的時間來計算,此時保時捷日均利潤可達2014萬歐元。這意味著彼時只消不到兩天,保時捷即可賺到今年前三季度利潤的總和。
盡管利潤大幅下滑,保時捷的銷量和營收跌幅卻相對平緩。2025年前三季度,其全球交付21.25萬臺,同比下滑6%;營業收入約為268.6億歐元,同比同樣下降6%。
對此,保時捷在官網中解釋,利潤異常下滑主要源于五大原因,一是與產品戰略調整相關的特殊費用;二是中國市場環境充滿挑戰,尤其是豪華車賽道;三是與電池活動相關的“一次性”費用支出;四是組織變革費用;五是美國進口關稅增加的支出。

從保時捷的總結來看,戰略重組帶來的特殊支出是當前最大挑戰。
在投入大量成本推動電動化轉型后,保時捷的純電車型并未帶來太多回報,不僅銷量下滑,利潤率也不及燃油車型。為此,8月,保時捷宣布對高性能電池子公司Cellforce進行重組,放棄自研電池的生產計劃;9月,又宣布將放緩電動化進程,未來將推出更多燃油、插混車型。
戰略調整的背后是巨額資金投入。僅前三季度,保時捷因重組產生的特殊支出已達27億歐元。而這還遠為結束,據保時捷預計,2025財年與戰略重組相關的總成本將達到約31億歐元。
純電進程放緩帶來的資金壓力之外,中國市場是保時捷面臨的另一大難題。
早在最輝煌的2023年,保時捷在華銷量就已現疲軟,暴露了下滑趨勢。但得益于其他市場的增長,保時捷的整體經營尚屬穩健。
然而,及至2024年,在華市場份額的持續縮減,極大拖累了保時捷的業績表現。財報顯示,2024年保時捷營收400.8億歐元,同比下降約1%;銷售利潤為56.4億歐元,同比大幅下滑約23%;經營銷售回報率則從18%降至14.1%。

對此,保時捷首席執行官奧博穆表示,公司當前面臨三大主要挑戰:一是中國市場的結構性調整,這一趨勢具有長期性;二是全球范圍內電動化進程的放緩;三是供應鏈的持續緊張。
正如奧博穆所預料,中國市場的銷量下滑,對保時捷的影響具有長期性。2025年前三季度,保時捷在中國市場僅售出32195輛,跌幅高達26%,全球占比從巔峰時的30%縮水至15%。

保時捷在中國市場的失寵,源于多方面的壓力。
一方面,由于中小企業關門量有所增多,作為豪車主力消費者的中小企業企業主的購買力不足。這也與整體消費趨勢一致,根據貝恩公司發布的《2024年中國奢侈品市場》報告,2024年中國內地個人奢侈品市場下降18%至20%。
另一方面,在電動化與智能化浪潮高漲的中國市場,保時捷正面臨本土高端品牌的激烈競爭。高端新能源市場中,中國自主品牌正強勢崛起,憑借先進新能源電池技術與智能化配置搶占份額。其中,問界搶占了高端SUV份額,尊界消化了超豪華行政轎車資源,仰望則搶占了百萬級純電越野車心智。而對超豪華跑車這一細分市場,無論中外品牌,目前還鮮有產品能夠突圍。
反觀保時捷,其電動化轉型則相對滯后,這也導致其旗下純電車型Taycan前三季度銷售1.26萬輛,同比下滑10%。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問界品牌前三季度銷量突破26萬輛,尊界S800銷量在超豪華轎車市場斷層領先。
02保時捷的積極自救
盡管處境艱難,但好在保時捷正積極展開自救行動,嘗試走出谷底。
保時捷首席財務官Jochen Breckner稱:“我們已進一步明確了戰略方向,現在正堅定地落實各項清晰決策。我們預計2025年將是保時捷的業績低谷,從2026年起公司將迎來顯著改善。”
在營業額和利潤難以維系當下的體系規模時,保時捷正考慮“瘦身”減負。此前,保時捷公布了裁員計劃,計劃在2029年前裁員1900人。而在第三季度的財報電話會議上,保時捷還透露已于10月啟動管理層與員工代表之間的新一輪磋商。
減負之外,保時捷還敲定了換帥舉措。此前,奧博穆領導保時捷、大眾兩家企業的“雙重CEO”模式,一直飽受爭議。而在最近,保時捷宣布,奧博穆將在年底卸任保時捷CEO一職,2026年起,將由前邁凱倫CEO邁克爾·萊特斯接任。

而對于中國這一全球最具活力的汽車市場,保時捷正為之傾注更多目光,加速中國本土化的適應轉型。
9月,保時捷全新Panamera開啟預售,面相該車型銷量最大的中國市場,保時捷特別推出雋永版,專注中國用戶需求。銷售之外,保時捷也在生產研發端加速著中國本土化。近期,保時捷成立上海研發中心,300人團隊主導開發專屬車機系統,2026年將搭載保時捷全系車型。

此外,保時捷還在中國的渠道端推進整合優化,計劃2026年將經銷商縮減至100家左右,在一線城市加碼投資。保時捷中國總裁潘勵馳表示,贏回年輕且注重數字化的中國用戶“是一場馬拉松”,2025年為“校準年”,2026年將重啟進擊。
從搖錢樹到校準年,保時捷正經歷轉型陣痛。電動化戰略的調整、中國市場的適應、組織架構的優化,多重挑戰交織,考驗著這家超豪華車企的應變智慧。
保時捷的境遇,某種程度上也是全球豪華汽車品牌在時代變革中的縮影。當電動化與智能化重構行業規則,當新興市場消費需求迭代加速,沒有任何一個品牌能憑過往的光環高枕無憂。
對保時捷而言,換帥后的戰略落地效果、中國本土化研發能否打破智能化短板、裁員減負能否為企業注入新活力,這些問號的答案,將決定這家百年車企能否在 2026 年重換生機,重回利潤增長軌道。而它的探索與嘗試,也將為更多身處轉型十字路口的豪華品牌,提供一份寶貴的實踐樣本。
責編:杜余鑫 編輯:陳心南
原文標題 : 利潤暴跌99%,保時捷賺不到錢了?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Works With 開發者大會深圳站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限時福利】TE 2025國際物聯網展·深圳站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數會工業芯片與傳感儀表展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普源精電--激光原理應用與測試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推薦專題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