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設計大師馬塞洛·甘迪尼

作者 | 張文泉
編輯 | 葛幫寧
出品 | 幫寧工作室(gbngzs)
那個為蘭博基尼注入靈魂的設計師走了。
2024年3月14日,意大利著名設計師,汽車造型“楔形”時代的開啟者與奠基人之一馬塞洛·甘迪尼(Marcello Gandini)辭世,享年85歲。
多位著名汽車設計師發文悼念。法拉利設計總監Flavio Manzoni寫道,老先生一直在創新,一直在創造不同;瑪莎拉蒂設計總監Klaus Busse稱,在他孩童時期,甘迪尼激發了他對汽車設計的熱愛;蘭博基尼設計總監Mitja Borkert認為,他是有遠見的大師。
2個月前,即2024年1月12日,都靈理工大學授予甘迪尼機械工程學榮譽學位,褒獎他畢身致力于將空氣動力學、工程技術創新和設計風格相結合的創新精神。
在意大利,工程師是最榮耀的職業之一。而在意大利職業體系內,汽車設計師這個職業并不存在,所有汽車類設計師都是工程師。
正如瑪西莫·羅塞托(Massimo Rossetto)教授在他的贊詞中強調的那樣,甘迪尼是一位如同意大利文藝復興發明家般的人物,能夠通過設計實現自己的思想,并將自己的理念傳達給所有人。
甘迪尼去世后,其生前設計的大量草圖、比例模型和工作書籍在故居里展出。

▲甘迪尼生前設計草圖、比例模型和工作書籍在其故居展出

▲都靈理工大學授予甘迪尼機械工程學榮譽學位
甘迪尼出生在意大利都靈,與同是汽車設計大師的喬治亞羅(Giorgetto Giugiaro)的生日相差兩周。他在獲得榮譽學位的感言中說:“我出生于一個傳統的家庭,父親是一名樂團指揮,擁有兩個學位。他希望我上大學,成為一名鋼琴家。”
讀高中時,甘迪尼把本該用來購買拉丁語翻譯書的錢,用來購買但丁·賈科薩的《內燃機》。這本書點燃了他心中對引擎、機械和技術的熱愛,并離經叛道地選擇了汽車行業。
甘迪尼的設計生涯始于內飾,之后進入意大利三大設計公司之一博通(Bertone)。從1960年代到1980年代,他創造了很多經典設計作品,如蘭博基尼Miura與Countach、保時捷911 roadster、Fiat Dino coupe、Alfa Romeo Montreal和Lancia statos HF等。

▲蘭博基尼Countach

▲雷諾25 camargue

▲蘭博基尼Bravo

▲Alfa Romeo Carabo概念車
在與雷諾公司有過短暫5年的聯姻后,甘迪尼作為一名自由汽車設計師活躍在世界舞臺上,與雪鐵龍、日產、豐田、斯巴魯、瑪莎拉蒂、塔塔等合作,創造了一輛又一輛劃時代的汽車。
設計和戀愛一樣,只有足夠迷戀其中優美燦爛的部分,才能忍受漫長的煎熬,因為這是一個硬幣的兩面。但如果無法為心中的堅持去尖叫和燃燒,付出就會失去根基。甘迪尼的設計不僅僅是機械結構,更是一種藝術,一種生活的態度,一種對美好的追求。
他沉醉在追求設計的生活方式中,很多純粹的設計到今天依然具有時代的先進性。意大利有很多這樣的汽車狂熱愛好者——他們會被路過的一輛老爺車點亮,激發大腦,開始不停地和人們津津樂道,興致盎然。
這種“不克制”“沒必要”“不值得”的事情,在他們眼睛里是藏不住的光亮。熱愛不用思辨,熱愛在思辨到來之前,已經在他們身上。
作家Gautam Sen在《Marcello Gandini:Maestro of Design》一書中,收錄了甘迪尼署名的幾乎所有設計作品,包括數百張原始草圖的掃描、作品的圖片拍攝、比例模型重現等詳細史料。該書在第32屆巴黎國際汽車節上獲得2016年度最美書籍獎(Grand Prix du Plus Beau Livre de l'Annee in French)。


▲《Marcello Gandini: Maestroof Design》
在書中,甘迪尼回顧了每一個經典設計作品背后的故事。每個作品都有獨一無二的設計邏輯、無與倫比的創作激情和引人入勝的誕生過程。
經過50年變遷,老先生依然對Countach設計情有獨鐘。他說,設計Miura時,一方面由于剛開始汽車設計生涯,另一方面公司需要一些新的,但能夠得到大眾認可的設計,因此“我的設計比較謹慎,而在那之后,我想要一些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這就有了Countach——一個顛覆性的作品,一個拒絕了延續20年意大利獨一無二的、性感的雙曲面造型。
通過啟用1968年Alfa Romeo Carabo概念車,1970年藍旗亞Stratos概念車中“楔形”輪廓,與世界上第一個量產剪刀門,獲得當時地表速度第一的地位。從此,蘭博基尼被注入了“靈魂”。
更有意思的是,Countach名字的由來。甘迪尼這樣描述道——在展車制作的一個夜晚,團隊圍在一起開玩笑,一位只會講皮爾蒙特語的門鎖技工,喜歡說“countach”,表示驚訝與傾佩,類似于“天啦”。
然后,他問身旁的組裝工程師,這個發音怎么樣?這位工程師是盎格魯-撒克遜人,覺得這個名字說起來效果奇怪的好,因此,名字就這么定下來了。 作為一名汽車設計師,最重要的任務是通過設計引發人們對汽車的情感、欲望和情緒反應。正如BMW前設計總監班戈(克里斯·班戈,Chris Bangle)所說,“我們造的是car,而不是automobile,automobile是從A點到B點的機器,沒有情感”。 汽車這種物理屬性與身份屬性的雙重疊加,讓汽車設計師在漫長開發過程中,需要堅持自己獨一無二的個性,才能讓汽車與駕駛者相互表達、互相選擇、相互對話,而非隨波主流,害怕與眾不同。

▲Giorgio Ambrosini

▲Pietro Frua

▲Sergio Pininfarina

▲Flaminio Bertoni

▲Giovanni Michelotti

▲Luigi Segre

▲GiogiettoGiogiaro
“要想設計出全新的東西,必須了解在你的領域已經實現的所有東西。了解設計歷史,了解創新歷史,從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開始算起,這對每一個未來設計師而言都必不可少。”
這種以史為鑒的精神,早在文藝復興時候就蘊藏在意大利藝術家的血脈中。通過吸收希臘古典藝術,一個又一個無名工匠把他們的創意畫在教堂的墻壁上,工匠們的技藝和手藝通過作品一代一代傳承下來,鑄就了輝煌的文藝復興盛況。
對設計師而言,1960年代是一個特殊時期:美蘇科技爭霸,人造衛星升空,人類登上月球,汽車作為民用交通工具蓬勃發展。那時有著對新事物的渴望,一種無法阻擋的能量,一種面向未來的心態,以及一種認為一切皆有可能的信念。
一群年輕人前仆后繼地去創造。這些勇敢的人、堅定的人,沉默但最后都成為星星的人,是意大利戰后產業復興的一個縮影,是又一次“文藝復興”。
這些人包括法拉利340設計大師Giovanni Michelotti、雪鐵龍2cv與DS設計大師Flaminio Bertoni、Renault Dauphine設計大師Luigi Segre、Siata 208CS設計大師Giorgio Ambrosini、Renault Floride與Volvo P1800設計大師Pietro Frua、Ferrari Testarossa等法拉利車設計大師Sergio Pininfarina、Alfa Romeo Brera與VW golf設計大師Giogietto Giogiaro等。
這些能被時間驗證的設計作品,除材料、機械、工藝外,最重要的是背后的精神內涵,包括智識、審美、追求和表達等。大師們就和幾百年前文藝復興工匠們一樣,以師傅帶徒弟的形式傳授下去。
從創意到用透明紙畫全尺寸汽車圖,制作木制/石膏模型,以及制作代木模型等,不一而足。更重要的是,還要不停地去和不同的人練習“手藝”。

▲努西奧·博通(左)與甘迪尼一起合作14年
甘迪尼與努西奧,就像伯牙與鐘子期,兩人合作時間持續了整整14年。這14年,也是甘迪尼創作力最強、作品最高產、影響力最大的14年。 大眾汽車集團前設計總裁Walter de silva曾評論道,“甘迪尼是一名小提琴獨奏家,而努西奧是一名樂隊指揮家”。上世紀后半期,都靈涌現出大量“指揮家”,如Allenmano創始人Serafino Allemano、Ghia公司創始人Giacinto Ghia、Pinifarina公司創始人Battista Farina、Viotti創始人Vittorio Viotti等。
這些企業家不僅圍繞Fiat創辦公司,支持都靈汽車設計制造的發展,讓都靈成為當時汽車設計之都,吸引了大量人才。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些伯樂們能在萬千人才中慧眼識珠,找到千里馬,在海量草圖中找到那個最符合目標的年青人,并放手讓他們創造。
也正是這些伯樂們,支撐起意大利汽車設計的黃金時代。
甘迪尼雖然離我們而去,他的作品將永遠閃耀在人類智慧光芒中,啟迪著無數后來者。他敏銳的洞察力,睿智的設計人生,依然鼓勵著世界范圍內的設計師們,繼續汽車的“文藝復興”。





(張文泉,哪吒汽車設計中心總工,曾就職于大眾汽車集團意大利設計中心喬治亞羅公司)
原文標題 : 紀念設計大師馬塞洛·甘迪尼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Works With 開發者大會深圳站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限時福利】TE 2025國際物聯網展·深圳站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數會工業芯片與傳感儀表展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普源精電--激光原理應用與測試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推薦專題
- 1 9月第四周新勢力銷量,零跑第一,小米第二,理想第五
- 2 誰能搶到座?十大合資品牌狂追新能源“末班車”!
- 3 9月新能源車企銷量公布:比亞迪39.3萬輛,吉利16.5萬輛、零跑6.7萬輛……
- 4 歐洲車市 | 西班牙2025年9月:銷量回暖,中國品牌殺出重圍
- 5 汽車門把手迎來強制性國標,隱藏式設計因安全風險將“退市”
- 6 悄悄融資百億,滴滴還在做著自動駕駛夢
- 7 無人配送“三國殺”:大廠、先鋒、空降兵,誰更能打?
- 8 豪擲38億歐元!印度塔塔收購依維柯
- 9 9月轎車銷量榜:微/小型新能源領跑,MG4暴增587%,合資車型可圈可點
- 10 均勝電子500億訂單筑牢安全墊,能否復制“比亞迪式”跨界逆襲?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