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力斯抱緊華為

牽手華為、貼近華為、抱緊華為……
賽力斯,這家曾經的微車企業,在華為的加持之下,上演了一出麻雀變鳳凰的美妙商業故事。
持續多年的虧損之后,今年,隨著問界多款車型的持續熱銷,賽力斯終于迎來業績轉折點,上半年一舉扭虧為盈。
與此同時,公司決定,出資115億元,收購華為子公司深圳引望10%股權,從業務合作到股權合作,與華為進一步深度綁定。
115億入股引望
賽力斯(601127.SH)與華為之間的合作,又將進一步加深。
昨日,公司披露《重大資產購買報告書(草案)》,擬通過子公司賽力斯汽車,以115億元現金,購買華為技術持有的深圳引望10%股權。
深圳引望于今年1月16日成立,注冊資本10億元,由華為技術100%持股。在上海、東莞、杭州、蘇州、南京有5家全資子公司,均為今年3月新注冊成立。
報告書披露,深圳引望主要從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聚焦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增量部件,助力汽車產業的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升級,為用戶提供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車控、智能車云、智能車載光等產品和解決方案。是全球范圍內極少數已實現規模收入并盈利的汽車智能化解決方案公司之一。
未來,該公司將主要從事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智能座艙、智能車控、智能車云、智能車載光等業務。由華為技術將相關業務裝載入這家新公司,目前尚未完成裝載。

作為一家技術驅動型企業,深圳引望最具價值的,是專利、著作權、商標等知識產權。
根據相關協議約定,華為技術將向深圳引望轉讓6838項專利(及專利申請)、1603項商標(及商標申請)以及相關技術等。華為技術及關聯方,轉移至深圳引望的相關業務員工,不少于5500人。
深圳引望評估基準日(1月31日)凈資產賬面價值為57.17億元,市場法評估價值為1152.56億元,增值率1916.16%。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6月,該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0.98億元、47.0億元和104.3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75.87億元、-55.97億元和22.31億元(均為模擬)。
股權買賣雙方約定,將在滿足相關條件之后,分三期支付轉讓款,各方將爭取在協議簽署6個月內完成相關先決條件。幾乎在同一時間,長安汽車聯營企業阿維塔科技宣布,也擬以同樣的價格,購買深圳引望10%股權。
各方均表示,將通過“業務合作+股權合作”,為各自品牌和產品賦能,共同支持引望成為世界一流的汽車智能駕駛系統及部件產業領導者。
終于盈利了
賽力斯是最早加入華為智選車模式的傳統車企,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雙方自2021年合作造車至今,已陸續推出了AITO問界M5、M7、M9等多款智能電動汽車產品。

作為華為涉足造車的首個合作方,華為不僅深度參與問界相關產品的定義和設計,產品還進入其渠道銷售。
在華為的加持之下,2022年,賽力斯產品銷量同比大增626.39%,一舉突破8萬輛。
可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各大新勢力和傳統車企加速推新,2023年,賽力斯的高增長沒能持續,年中銷量一度出現下滑。直到當年9月,問界新M7推向市場,銷量迅速攀升,得以保住了全年的正增長,總銷量突破10萬輛。
從燃油車向新能源汽車轉型,各大車企都無法擺脫燒錢換市場的過程,賽力斯也不例外。
2020年以來,公司收入持續增長,但虧損不止。4年間,歸母凈利潤累計虧損近百億元。
得益于問界產品尤其是M7、M9的持續熱銷,今年,賽力斯終于迎來了業績轉折點。今年前6個月,問界產品累計銷售18.26萬輛,同比增長608.83%。
最新披露的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50.4億元,同比增長489.58%;歸母凈利潤16.25億元,同比增長220.85%。
今年7月,賽力斯汽車出資25億元,從華為手中,收購了919項問界等系列文字和圖形商標,以及44項相關外觀設計專利,徹底掃除了雙方合作造車的合規性障礙。
昨日,問界新M7 Pro正式上市,官方售價24.98萬-28.98萬元。發布會上,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稱其為“25萬級最好的SUV”。他同時表示,新M7Pro成本很高,目前賣一輛會虧近3萬元。
麻雀變鳳凰
說是華為改造了賽力斯,一點也不未過。
賽力斯原名小康股份,創立于1986年。最初,做汽車彈簧等小生意,后拓展至汽車減震器等配套產品。
進入新世紀,公司借助于國企合資的機會,轉戰微車領域,生產東風小康品牌面包車、輕型貨車等產品,主打實用。后來推出的風光系列SUV系列產品,也主要是針對下沉市場。
盡管產品的市場關注度不高,但小康股份在微車這個細分領域擁有一定市場占有率。公司2016年登陸上交所主板,完成了資本化。
在汽車行業浸淫數十年,公司創始人張興海很早就看到了汽車新能源化的趨勢。公司上市當年,即在美國成立SF MOTORS,欲借助當地的技術、人才等優勢,實現快速轉型和突破。
張興海之子張正萍具有海外留學背景,SF MOTORS項目由他全權負責。
剛剛涉足新能源,小康股份都感受到了行業巨大的吞金能力。僅在2018年和2019年,SF MOTORS就合計虧損超過9億元,直接拖累了上市公司業績。
2020年7月,小康股份旗下首款新能源汽車SF5量產上市,未能在市場上激起浪花,全年僅賣出732輛,新能源板塊虧損近13億元。也是這一年,公司滑入持續虧損的通道。

直到華為的出現。華為的技術需要落地,小康股份需要技術加持,雙方共同開拓了一條合作造車的新路徑。
頭頂“華為概念股”光環,賽力斯在資本市場獲得了空前關注,股價屢創新高,如今,市值穩定在千億以上。
原文標題 : 賽力斯抱緊華為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Works With 開發者大會深圳站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限時福利】TE 2025國際物聯網展·深圳站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數會工業芯片與傳感儀表展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普源精電--激光原理應用與測試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推薦專題
- 1 9月第四周新勢力銷量,零跑第一,小米第二,理想第五
- 2 誰能搶到座?十大合資品牌狂追新能源“末班車”!
- 3 9月新能源車企銷量公布:比亞迪39.3萬輛,吉利16.5萬輛、零跑6.7萬輛……
- 4 歐洲車市 | 西班牙2025年9月:銷量回暖,中國品牌殺出重圍
- 5 汽車門把手迎來強制性國標,隱藏式設計因安全風險將“退市”
- 6 悄悄融資百億,滴滴還在做著自動駕駛夢
- 7 無人配送“三國殺”:大廠、先鋒、空降兵,誰更能打?
- 8 豪擲38億歐元!印度塔塔收購依維柯
- 9 9月轎車銷量榜:微/小型新能源領跑,MG4暴增587%,合資車型可圈可點
- 10 均勝電子500億訂單筑牢安全墊,能否復制“比亞迪式”跨界逆襲?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