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U可以為汽車ADAS帶來什么?
“先進駕駛員輔助系統(ADAS)最大的趨勢是,從不斷增加的離散傳感器中,獲取更高品質的傳感器數據,從而增強系統功能。系統可以更好地理解環境,故而改善性能,更好地協助駕駛員進行操作。本質上來說,圖行處理單元(GPU)因為其高度并行且以吞吐量為導向的特性,非常適合解決這一挑戰。因此,目前領先的ADAS廠商開始利用嵌入式GPU,以使汽車的性能和功能實現跨越式提升。”

以GPU為核心的智能輔助駕駛芯片
人工智能的發展也帶動了汽車智能化發展,過去的以CPU為核心的處理器越來越難以滿足處理視頻、圖片等非結構化數據的需求,同時處理器也需要整合雷達、視頻等多路數據,這些都對車載處理器的并行計算效率提出更高要求,而GPU同時處理大量簡單計算任務的特性在自動駕駛領域取代CPU成為了主流方案。
GPU占據現階段自動駕駛芯片主導地位,相比于消費電子產品的芯片,車載的智能駕駛芯片對性能和壽命要求都比較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①耗電每瓦提供的性能;
②生態系統的構建,如用戶群、易用性等;
③滿足車規級壽命要求,至少1萬小時穩定使用。

GPU是實現提升的剛需
在汽車的中央電子控制單元(ECU)中,您可以找到一個或多個大型硅器件,其中包含一個多核中央處理單元(CPU),一個圖形處理單元(GPU),一個為傳感器數據提供實時處理的內存子系統,以及一系列其他內核,如I/O、外設連接、專用視頻和DSP。
GPU高度并行,以吞吐量為導向的特性使其非常適合ADAS應用,并可應對諸多挑戰。它就像是一個“渦輪增壓”的乘法累加引擎,而且是以神經網絡類型算法為基礎的。因此,毫無疑問,當今許多領先的ADAS供應商都開始利用GPU的能力和性能,來實現汽車所需要的功能和性能的提升。

GPU為ADAS提供計算
隨著邁向完全自主駕駛(Level5),車內需要更多的駕駛輔助功能,包括緊急自動剎車、車道偏離警告、行人檢測、駕駛員提醒、盲點檢測、十字路口輔助等等。
先進的GPU是并行處理單元,可用于重復算法,如在ADAS的許多功能中使用的算法。GPU的并行性和乘法/累加結構是實現卷積神經網絡(CNN)完美解決方案。
CNN算法已經存在了30多年了,直到最近它們才為服務器群處理提供保護。然而,隨著SoC處理技術的進步、CNN算法效率的提高和GPU的進步,現在可以開始在網絡邊緣而不僅僅是在云端實現。
對于ADAS功能來說,任何需要某種程度的圖像處理的功能,比如提取道路標志信息,都非常適合使用CNN來提高整體性能。與標準的高端CPU相比,嵌入式高端PowerVRGPU提供的性能高20倍,而功耗更低。
最終,CNN在硬件方面將會加速,因為它們的功能已經被很好地理解,甚至已經是標準化的。然而,在完全優化的解決方案出現之前,GPU計算可以支持新型神經網絡和其他加速技術的原型化和部署。

未來GPU和ADAS的兼容關系
未來ADAS平臺所需的性能水平迫使GPU日益增大,制造成本也會相應地增加。平臺廠商將共同分擔這個成本,且與配置在汽車中的其他系統共享GPU。但前提是,GPU支持硬件加速虛擬化。有了虛擬化,GPU才可以被多個操作環境共享,且這些環境不會意識到彼此的存在(因此能夠互相影響)。
具有最佳的功耗效率和內存帶寬PowerVRGPU微架構的設計,可以提供一個契合汽車技術需求平衡的GPU設計。其系統具有絕佳的性能,顯示屏尺寸越來越大且分辨率越來越高,駕駛員和乘客可以有效地互動,這個設計本身便是非常符合下一代ADAS應用程序的發展趨勢。
尤其是,當下一代ADAS和全自動駕駛汽車到來的時候,任何有助于GPU固有優勢的事物,尤其是在圖像分析或并行信號處理領域,都可以輔助汽車更好地感知周邊環境,并在更復雜的環境中更有效地運行。

結尾
過去汽車電子芯片以與傳感器一一對應的電子控制單元(ECU)為主,主要分布與發動機等核心部件上。隨著汽車智能化的發展,汽車傳感器越來越多,傳統的分布式架構逐漸落后,由中心化架構DCU、MDC逐步替代。
隨著人工智能發展,汽車智能化形成趨勢,目前輔助駕駛功能滲透率越來越高,這些功能的實現需借助于攝像頭、雷達等新增的傳感器數據,其中視頻(多幀圖像)的處理需要大量并行計算,傳統CPU算力不足,這方面性能強大的GPU替代了CPU.
無論是新動力系統,車載信息娛樂系統,還是自動駕駛汽車,汽車技術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發展。新的顛覆性技術和行業參與者正在向傳統的汽車概念發起挑戰。明天的駕駛體驗將與今天大不相同。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Works With 開發者大會深圳站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限時福利】TE 2025國際物聯網展·深圳站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數會工業芯片與傳感儀表展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普源精電--激光原理應用與測試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推薦專題
- 1 9月第四周新勢力銷量,零跑第一,小米第二,理想第五
- 2 誰能搶到座?十大合資品牌狂追新能源“末班車”!
- 3 9月新能源車企銷量公布:比亞迪39.3萬輛,吉利16.5萬輛、零跑6.7萬輛……
- 4 歐洲車市 | 西班牙2025年9月:銷量回暖,中國品牌殺出重圍
- 5 汽車門把手迎來強制性國標,隱藏式設計因安全風險將“退市”
- 6 悄悄融資百億,滴滴還在做著自動駕駛夢
- 7 無人配送“三國殺”:大廠、先鋒、空降兵,誰更能打?
- 8 豪擲38億歐元!印度塔塔收購依維柯
- 9 9月轎車銷量榜:微/小型新能源領跑,MG4暴增587%,合資車型可圈可點
- 10 均勝電子500億訂單筑牢安全墊,能否復制“比亞迪式”跨界逆襲?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