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无码免费,人妻口爆,国产V在线,99中文精品7,国产成人无码AA精品一,制度丝袜诱惑av,久久99免费麻辣视频,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酒店
        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民國汽車工業研究筆記 (長篇連載3-1)

        第三章 日寇碾碎了軍閥們的汽車

        一、張大帥的兵工廠

        陳修和在《奉張時期和日偽時期的東北兵工》一文中說:“一九一九年,張作霖在沈陽火東邊門里造幣廠內,辦有小規模修械和造槍彈工廠,一九二二年春擴大了范圍,改稱為東三省兵工廠(一般稱為沈陽兵工廠)。”

        “在沈陽大東邊門外空地,建設無煙藥廠,后又設立工程處,建設造槍、造炮、炮彈三個廠。一九二三年春增建槍彈、炮彈二廠,所有機器均購自日本,并聘日籍工程師數名,擔任設計指導工作。”

        “一九二五年開始擴充,派德籍工程師赴德國訂購大批機器,并設立兵工小學、兵工學校和炮兵射擊場,所具規模,較前加倍。”

        “一九二八年,廠內設備的機器共達八千余部,自備發電機四部,總能量為一萬千瓦,并有各種檢驗儀器。廠房區域,長達兩公里半,寬逾一公里。廠的周圍,辟成新市區,有職工宿舍、醫院、學校、印刷所、花園等。該廠已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綜合性的兵工廠。”

        兵工廠大門

        到1928年時,奉天兵工廠擁有各種先進設備8000多臺,一年可以生產各式步槍6萬多支,輕重機槍1000挺,重炮150門,炮彈20萬發,子彈1億發以上,一天的產量就夠武裝一個300人左右的步兵營了。

        兵工廠研制的遼式十三步槍比日本的三八大蓋性能還好,能夠生產240毫米榴彈炮(該炮仿制日本四五式重型榴彈炮,是抗戰前后中國兵工廠生產的口徑最大、威力最強的榴彈炮)。1931年,成功試制10發自動步槍。

        沈陽兵工廠的生產車間

        1922年,張作霖聘請英國人沙敦在北大營建立奉天迫擊炮廠,1926年6月,在沈陽工業區劃地70余畝建新廠。

        次年,張作霖將新廠與舊廠合并,任命李宜春為廠長,沙敦為總工程師(1929年5月改名為遼寧迫擊炮廠)。迫擊炮廠擁有新式車床239臺、各式刨床8臺、鉆床23臺、銑床7臺、磨床10臺、鋸床6臺、沖床5臺、剪床和壓床8臺、木工用機械類4臺、翻砂用機械類70臺、制暖氣片爐片用機械類4部。動力機械100多臺,各種檢驗設備300余種,地磅、天平等度量衡50余種。

        迫擊炮廠生產的迫擊炮和迫擊炮彈種類有:82毫米迫擊炮、82毫米迫擊炮彈、82毫米迫擊炮馱鞍及附件;150毫米迫擊炮、150毫米迫擊炮彈、150毫米迫擊炮車、150毫米迫擊炮彈藥車。炮廠生產的82毫米、150毫迫擊炮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經過三次改良的150毫米迫擊炮,不僅射程遠、威力大,而且每門炮配炮車1輛,彈藥車1輛。

        東三省兵工廠總辦是楊宇霆。他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生,歷任奉軍參謀長、東北陸軍訓練總監、奉軍第三和第四軍團司令、安國軍參謀總長、東北政務委員會委員、國民政府委員等職。

        楊宇霆頗有謀略,在東北有“智囊”、“小諸葛”之稱,他協助張作霖制定田賦制度,從地主手中挖出大量未開墾的荒地讓農民耕種;修筑戰備公路,軍事運輸可避開鐵路,不受日本挾制;建立東北海軍;督辦奉天(沈陽)兵工廠。在楊宇霆輔佐下,東北軍事、政治、經濟實力大增,楊深得張作霖倚重。

        張作霖被日本炸死后,楊宇霆依仗著自己的老資格,不把年輕的少帥放在眼里,想要控制奉軍。楊不但時常以長者身份管教年輕的張學良,更在東北重大問題上,常以元老身份左右政局。

        1929年1月10日晚,楊宇霆和常蔭槐(黑龍江省長)逼迫張學良成立東北鐵路督辦公署,并要張學良在任命常蔭槐為督辦的便箋上簽字。這一舉動促使張學良痛下殺楊決心。

        二、東北軍工面臨軍轉民問題

        張學良主政東北后,提出了“東北新建設”的主張。1928年10月10日,張學良為《東北新建設》雜志題名。他認為,所謂“東北新建設”或“建設新東北”,“新”就是現代化,其目的就在于“建設新的東北,助成現代化國家,消弭鄰邦野心”。

        在東北易幟宣誓典禮上,張學良宣布東北新政權的政治宗旨:“天下為公,平均地權,節制資本,實行五權憲法”;“鏟除貪官污吏、土豪劣紳,建設廉潔政府”;“打倒帝國主義,取消不平等條約”;“訓政時期要建設一切新事業,建設全民的政治,救濟社會的貧窮。”這些基本都是孫中山三民主義的精神。這說明張學良在政治上接受了孫中山三民主義。

        1929年10月張學良設立東北新建設委員會,籌劃東北新建設。

        在工業建設方面,張學良主張“言建設則工業建設為首要”,他認為一方面政府要采取扶植政策,另一方面支持吸引外資投資。近代以來東北的民族工業受到日本的經濟壟斷,瀕臨消亡,需要大力扶植其發展。

        張學良主政后,決定縮小軍工規模,以多余產能轉產拖拉機和汽車;與皇姑屯機車車輛廠、東北大學工廠等聯合形成自建自營的現代化重工業體系。其次,在輕工業方面,扶植受日本排擠的奉天紡紗廠,大力支持愛國人士杜重遠在沈陽創辦中國第一家機器制瓷的“肇新窯業公司”。

        有的資料說:楊宇霆與常蔭槐為張學良所殺,遠因是二人過于跋扈,近因是楊拒絕交出兵工廠收支和年終報告。

        楊宇霆被殺后,沈陽的兵工廠曾一度面臨極其嚴重的經濟困難。沈振榮《奉張時期的東北兵工廠》說:“1929年,廠方積欠材料價款約600萬元未付,中外商人惴惴不安,每日組織索款團包圍督、總、會辦公室,坐索不去。各廠又因材料不能按時買進,停工待料,業務幾陷癱瘓狀態。員工莫知底細,群情惶惑,訛言勃興。工廠上層多為楊氏引用,尤為不安,甚至有避匿不敢露面者,事務行政亦諸多停頓。張學良為安定人心計,首先安排人事,健全組織,然后再進行整理業務。”

        為解決企業的生存問題,張學良采取“軍轉民”方針,利用兵工廠機器、剩余的原材料生產民間物資,如用槍托木剩余的腳料制成家具等。

        1930年在沈陽大西關設立了東升源售品處,凡屬工廠或民用的五金材料、鍋爐暖氣片、水泵機器、工具家具等等,均可通過東升源向兵工廠訂購,同時由鑄品廠、木工所制出民用樣品,陳列該處,以備顧客選購。開幕之日,各界參觀者均極表歡迎。

        張學良擬請外國技師來幫助改造事項。當時正趕上吳瑨(張作霖在北京主政時外交次長)、趙銓、沈迪家去歐美考查實業,張學良又增派王卓然、葉弼亮兩人,專門接洽請外國專家改建東三省兵工廠事宜。

        王、葉兩人于1929年2月初經西伯利亞鐵路先到歐洲,于6月去美國,在紐約經人介紹與一個美國工程公司簽訂了一份合同,約定該公司派技師先到廠進行研究和改造設計,經張核準后,該公司有優先投標權,這個草約經張復電同意,王與葉8月回到東北,向張報告,張乃開一名單,臨時設一個東北經濟委員會,以當時省長臧式毅(前兵工廠督辦)為主任季員,還有財政廳長、實業廳長和有關廳長為委員,王與葉也包括在內。美國工程公司派技師胡欣來兵工廠。

        王卓然曾經參加青年基督教會,先后結識了張學良、閻寶航、杜重遠、盧廣績等東北進步人士。1919年秋,王卓然考入北平師范大學,1923年獲官費到哥倫比亞大學留學,1928年8月,王卓然回到奉天,被張學良聘任為東北大學教授、東三省保安總司令部咨議兼作家庭教師。王卓然逐漸成為張學良的得力助手。

        “九一八事變”時,王卓然陪伴張學良在北平治病。9月27日,他與東北愛國人士高崇民、閻寶航、盧廣績等在北平成立了“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該會得到張學良的暗中支持)”,被選為執行主任委員。1946年5月4日,九三學社正式成立,王卓然是發起人之一,當選為理事。

        1951年王卓然回國,周恩來總理親自安排他到國務院參事室任參事,從事文字改革和科普工作。1975年逝世。1995年張學良將軍為其題寫了墓碑。

        九三學社遼寧省委員會的網站說:“為了振興東北,王卓然建議改造兵工廠為生產農具和修配汽車的工廠,以利發展經濟;裁撤軍政冗員,精兵簡政,減輕百姓負擔。他還力助張學良易幟,與國民政府實現統一。”

        據有的資料,葉弼亮曾任張學良副官。

        臧式毅是在東北關鍵時刻起關鍵作用的人。1928年6月4日,張作霖遇炸身亡,臧式毅等人商議“秘不發喪”,封鎖張大帥去世的消息,并且秘密派人告訴張學良。由于臧式毅等人的妥善處理,緩和了當時局面,使張學良平穩接管整個東三省。東北易幟后,臧式毅擔任東三省保安總司令部少將參議、中將參謀長、遼寧省政府主席。任職期間清政廉潔,租幾間瓦房居住,張學良知道后出錢為他購置了一套房子。

        九一八事變時,又是臧式毅“主持工作”,主張不抵抗主義。晚年的臧式毅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有一份筆供說,“九一八事變時,三省長官無一人在省,張學良在北京,吉林督軍張作相奔父喪去了錦州,黑龍江督軍萬福麟也在北京。日本人認為有機可乘,遂敢公然進兵。事實雖如此,然余身為疆吏,省城竟被敵軍占領,人民慘遭屠害,事先既不能預防,事后又不能挽救,坐失城池。余深感責任重大,終難辭其咎。”

        藏式毅被日本關東軍軟禁3個月后,他投降了,任偽奉天省長,號稱漢奸四巨頭之一。其母羞憤投繯自殺,以身殉國。1956年11月13日,病死于撫順戰犯管理所,終年71歲。

        三、民生汽車

        1929年2月,張學良命令東北邊防軍長官公署撥款,連同迫擊炮廠結余款四萬三千元,一并撥給民生工廠,共有七十五萬元,用于開發汽車產品。

        此前,遼寧迫擊炮廠廠長李宜春等人曾向張學良提出“應國內需要,宜首先制造載重汽車”的建議。李宜春,字潤軒,遼寧沈陽人。1915年與張學良、周大文、胡若愚、高勝岳等結拜為兄弟。1919年,與張學良、高勝岳一同進入東北講武堂第一期學習,1920年畢業后任連長,1922年升為炮兵中校。

        1922年10月,張作霖成立修械司,聘用英國人沙敦為負責人,李宜春協助。1926年6月,修械司改為奉天迫擊炮廠,任命李宜春為少將廠長。

        據沈陽文史資料,“該廠曾密切與美國萬國、福特、通用及斯蒂貝克汽車公司聯絡,遼寧迫擊炮廠制造汽車人員多人參加SAE(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并擬將來赴國外各大汽車廠深造。”

        清華校友總會網站有一篇《張學良建造中國第一輛卡車與清華之關系》文章,記載:1929年8月民生工廠向美國萬國汽車公司買來一輛1927年瑞雷型汽車拆卸零件,由麥爾斯領導研究,劃分自制零件及進口設備,能自制者分工依原樣設計繪圖,發交工廠制作,進口部分即向美國采購。

        萬國卡車的歷史基礎可以上溯到1830年,最早生產的是馬拉收割機。1902年,由三家公司合并組成多元化制造商萬國聯合收割機公司,產品涉及建筑機械、燃氣輪機、卡車、公共汽車、農業機械等,二戰時期,生產了著名的KB系列卡車,這也是蘇聯吉斯150與我國解放CA10的原型。

        根據國內道路情況和實際需求,迫擊炮廠技術人員提出先設計兩種型號的載貨汽車:一為100型,載重量為3噸,適合道路條件較差的地區;另一種為75型,載重量2噸,適合路況較好的城鎮。

        他們首先試制相對簡單的75型載貨汽車。在試制過程中,李宜春還同國外的福特、通用、萬國、斯蒂貝克等汽車公司交換信息。經過兩年多的不懈努力,1931年5月31日,第一輛國產汽車—“民生”牌75型載貨汽車終于問世。

        該車載重量1.82噸,長頭、棕色,采用六缸水冷汽油發動機,65馬力,前后輪距4.7米,最高車速為每小時40公里(有的資料說是25公里/小時)。全車666種零件中,有464種是自制的,202種是進口的,國產化率高達70%。

        為了慶祝第一輛國產汽車的問世,遼寧迫擊炮廠舉行了隆重的慶祝大會。

        清華校友總會網站的文章說:民國二十年五月,第一輛原型卡車完工出廠,由廠長李宜春親自試車,認為性能圓滿,張學良命名為“民生牌”。

        圖片來源:《張學良畫傳》

        75型載重2噸,輪距142英寸(3067毫米)、發動機為水冷六缸汽油機、功率65馬力(一說61.5馬力),平常車速25英里/小時、最大車速40英里/小時(一說64公里/小時),油耗10.5英哩/加侖(約4.46公里/升)。

        100型載重3噸、輪距160英寸(4064毫米),功率85馬力,平常車速20英里/小時、最大車速30英里/小時(一說48公里/小時)。

        民生工廠曾有計劃每年生產75型汽車100輛,100型汽車55輛。當時已備好零部件,計劃先制造40—50輛汽車,首批15輛作為“雙十節”獻禮。

        四、民生汽車引起轟動

        第一輛汽車試制成功之后,正逢中華全國道路建設協會為慶祝創建十周年,檢閱路市兩政所取得的成果,以喚起人民對路市建設的注意和支持。

        于1931年9月12日至10月4日在上海舊法租界貝當路(今衡山路)舉辦中華全國路市展覽會三周。第一輛民生牌汽車參加了展覽。展覽大會共設48個展覽室,民生汽車在第9室展覽。

        民生汽車亮相,立刻造成轟動,該會還組成車隊游行,以“民生牌”為第一部引導車。

        民生汽車模型

        1931年8月19日《申報》登載署名悟非的文章《國制載重汽車》,文章說:“近讀路透社六月十九日沈陽電云,中國自制載重汽車第一輛完成后,遼寧兵工廠舉行慶祝大會,廠長李言擬將該車送至華北各地,以廣宣傳。”(按:民生汽車5月試制完成,6月路透社即有報道,但是國內幾乎沒有反映,所以參加路市展覽是非常成功的宣傳活動。)

        《申報》文章說:“北京晨報報道說,三年前內戰既止,遼寧人士欲以兵工廠機器,作較有用之工具,此意為東北當局張學良氏所采用,……廠長李義俊則從事于根本偉大之工作,建議該廠宜制載重汽車以應國內需求,中國人戚欲坐汽車,予將使國人明了汽車之制法,使彼等坐待,稍得安慰,不致常用外貨。當經張學良及東北要人所贊同,并予以七十五萬元開辦費,于是開始工作,并聘請美國著名汽車專家竇亞。另與外國汽車公司接洽,以便購買自己不能制造之機器,兩年后,第一輛近已完成。載重汽車完成兩種,一種為75型,一為100型,專備行走不良道路之用,故速度上較為遲緩,而車輛則較任何外國制造汽車為巨。各項細目:75型車臺重量3500磅,車身重量1000磅,裝載4000磅,總重8500磅。力65匹馬力,平常速度每小時25里,最快速度每小時44里。輪高142寸,體長九尺,價目1070金元。

        100型車臺重量4600磅,車身重量1400磅,載重量6000磅,總重量12000磅,力86匹馬力,平常速度每小時20里,最快速度每小時30里。輪高160寸,體長11尺,價目2000金元。發動機、車胎、電器用品購自國外,其余汽車應用之物均由廠方制造。李廠長云,外國造汽車者,亦非全由本廠自造,亦需向別國訂買。渠謂此后將力求進步。

        75型已經完成,且已試車,頗可滿意。

        沈陽兵工廠附設之民生工廠,新造一輛汽車成功,此為我國自制之第一輛汽車也。以工業衰落之中國。居然亦能有自制載重汽車之出品。毋怪外電競傳。偏載西報也。不獨遼廠當陸續制造,以期出品之愈良應用之俞廣,而全國廠家亦當接踵而起,風聲所及,必日見增多。是則對于我國工業前途,實足稱慶。”

        1931年9月16日《申報》刊登《第一輛自造車》文章:中國第一輛汽車,即遼寧迫擊炮廠廠長李宜春氏所創制之民生載重車也,現陳列于路市展覽大會內。民生工廠即附設于迫擊炮廠內。經張副司令特別贊許,并撥巨款。按該項載重汽車載重二噸,最適于中國現代道路之用,體積之大小與一般輸入載重二噸之車相仿。關于制造方法,則除發動機、電器表裝置及輪帶等部,暫采用專門制品外。其余各件,均自行設計制造。耐用及堅固程度較諸一般載重車特別優良,而其價值則反較低廉。茲將其特點摘錄如左。

        ▲水箱分為四部。普通車輛。水箱均只一具,一遇損壞即不能行動。而民生載重汽車則分為四部,如遇某一部份損壞時。仍可行動如常,即須修理。其所費自較低廉。

        ▲彈弓堅固。前后彈弓均為半橢圓形,用鉻釩鋼制造。兩端軸孔,均附有特種軸套。視其厚度。亦較其他車輛厚四分之一。則其堅強有力,自屬勝人。

        ▲可以搖擺。該項汽車,設遇泥地低處,輪胎傾入泥地時,可以使車身搖擺,車身立時可以行出泥地。

        ▲爬山獨一。如遇山坡。或高處,在二十五度或三十五度時,該車行駛不受影響,如履平地,且即于出坡中間停頓瞬息,仍可鼓力前進,決無傾瀉退后之虞。

        依上所述,吾儕正深足慶幸,中國竟有此一鳴驚人之工業非常出品,以后該廠之努力與進步,自可造福全國工商,挽回無數外溢之利權。日來適逢路市展覽大會在滬開幕,該廠特租定七十一號陳列室,以資介紹,而使國人有相當認識。

        據報道,由于系國內首次試制之汽車,民生汽車“引起國人很大注意”。展覽室外面用電燈綴成“國產汽車”四個大字,格外引人注目。室中央陳列民生牌75型汽車一輛,車身棕色,左右車門上用白字分寫中英文介紹,又在車頭最前之保險杠上,書有“載重后行粗劣之路能力極強,駛平坦之途速率增大”等字樣。室左設一大長桌,堆滿該廠自造之各種汽車零件及用品,如十字節頭、風扇翼子、彈簧、水箱、踏腳板、檔泥板等不下數十件。室之上端懸有該車后軸之特點圖,及該車自制品與外購品一覽表等,以及張學良及李宜春之近照。

        “九一八事變”消息傳來,9月20由遼寧代表在汽車頭上及電燈綴成的“國產汽車”四字蒙上黑紗,以志感哀。

        繼展覽以后,為擴大宣傳起見,于9月23日在上海舉辦汽車游行。共60余輛汽車,該車是唯一的國產汽車。時值“九一八事變”發生之后,全國人民睹物思情,對日軍的侵略更激發了無限憤愾。

        1932年10月8日至11月7日,中華全國道路建設協會在上海新世界舉辦十一周年紀念展覽游藝大會。這輛民生牌汽車又參加了展出。

        1933年3月30日至4月8日,上海交通大學“為闡揚工程學術,發展交通事業起見”,在該校舉辦了為期十天的“工業鐵道展覽大會”。中華全國道路建設協會也派人參加,并將1931年路市展覽會中的大批展品及民生牌汽車一并送展。

        同年10月28日,中華全國道路建設協會為慶祝創建十二周年,在上海舉行汽車游行大會。共100多輛汽車參加,民生牌汽車參加了游行。

        1931年9月16日《申報》刊登《參觀路市展覽會后》的文章,文中說:“轟轟烈烈的全國路市展覽會,在萬眾歡呼聲中揭幕了。這次規模雖不十分大,然而就大概而論,能在短時期的籌備內將全國道路狀況蒐集展覽,成績已屬不易。我覺得這次展覽會雖為日無多,可是給予國人的印象卻異常深切。”9月26日《申報》感慨“(民生工廠)盡毀于暴日炮火之下。遂使我中國唯一之汽車廠如曇花之一現。傷哉。”

        在路市展覽上展出的民生汽車歸中華全國道路建設協會所有。1936年該會交上海祥泰汽車制造廠改裝為游覽車,共9排座,每座2人。并改為使用湯仲明木炭爐的發生爐煤氣車,稱為“中華全國道路建設協會游覽車民生號”。車中懸掛有名人題字鏡框多幅,其中如“幸免浩劫”、“觸目驚心”等題詞,表示了對日軍侵略不抵抗的憤愾。為了慶祝協會建設十五周年,10月25日用該車游覽了常熟。

               原文標題 : 民國汽車工業研究筆記 (長篇連載3-1) | 賈新光汽車評論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舉報。

        發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日韩AV无码专区影院| 另类无码| 国产男人天堂| 林芝县| 538精品在线观看| 精品av| 色综合久| 91黑丝视频| 国产av中文字幕| 欧美涩色| 欧美一区|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精品视频| 集贤县| 德格县| 撸狠狠| 汝城县| www.91xxx| 国产xxxxx| 免费AV观看| AV在线亚洲天堂| 茄子av| 影音先锋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av久久爽Av| 91啪在线| 惠东县| www.亚洲精品长腿丝袜| 欧美精品福利| 91碰碰| 沙雅县| 湘阴县| 洋洋AV| 亚洲无码中出| 亚洲av第一页| 97人人澡| 精品av| 欧美成人午夜无码A片秀色直播| 91豆花成人社区在线| 日韩激烈无码| 平湖市| 91碰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