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鵬和馬斯克互吹,只因都想恰智駕的飯?
日前,小鵬汽車CEO何小鵬在社交平臺發布的一則信息,吸引了小通的注意。
何小鵬表示,因公出差美國的同時打算測評一下特斯拉最新版的FSD,并且后續想做特斯拉FSD和小鵬XNGP的對比,要是能借到一臺搭載FSD V12.4.1(內測版本)的特斯拉是最好不過了。

有美國媒體報道了這一消息,令人沒想到的是引來了馬斯克的關注。馬斯克回帖表示,“中國汽車制造商(應該特指小鵬)是迄今為止最有競爭力的”。得到競爭對手認可之后,小鵬官方更是直接向馬斯克借試駕車,并用后續提供新車試駕的機會來交換。

類似的“商業互吹”在汽車圈內其實并不少見,但放在小鵬和特斯拉之間,卻顯得有些違和。
2019年,特斯拉和小鵬汽車就以剽竊代碼一案對簿公堂,同年年底,當海外媒體發布了“小鵬汽車自主研發自動駕駛技術讓其維持低價”的文章后,馬斯克直接陰陽“自主研發”這一用詞,疑似指責小鵬汽車抄襲,后續類似的開懟也是層出不窮;

何小鵬本人也絲毫不虛,直言“西方的某人用pigu發聲”,更自信表示“在中國的自動駕駛你要有思想準備被我們打得找不著東”,而且“會在國際相遇”。

殊不知,小鵬與特斯拉真在國際相遇之時,本以為又是一場針尖對麥芒的語言對抗,真實情況卻是如此一團和氣。
馬斯克示好是為了中國市場
平心而論,特斯拉和小鵬在自動駕駛領域都有不錯的成果。特斯拉早在2021年年底就推出了FSD(Full-Self Driving,全自動駕駛)的10.6.1 Beta版本,雖說FSD暫未被允許進入中國市場,而國內市場曾大規模發展起來的“高精地圖+激光雷達”的高階智能駕駛解決方案在FSD發布半年之后才上線,可見特斯拉在智能駕駛領域的“遙遙領先”。

今年6月初,特斯拉向部分用戶推送最新的FSD V12.4.1,體驗過的用戶表示該系統在操作汽車時與老司機相差無幾。馬斯克透露,最新版本包含了“大量改動”,甚至應該去掉此前一直存在的“Beta(內部測試)”后綴。隨著FSD版本的不斷改進,馬斯克聲稱“一旦已知問題得到解決,用戶在一年內或許都遇不到一次需要接管車輛的情況”。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場,特斯拉在中國市場已經獲得很高的新能源市場地位,除此之外,中國市場對智能駕駛領域的接受度,放眼全球市場應該是數一數二的水準。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全球及中國自動駕駛行業深度研究報告》,我國自動駕駛市場規模已經從2018年的893億元增至2023年的3301億元,并預計今年將達到3832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制作:電車通
特斯拉FSD雖未進入國內市場,但多個線索表示,特斯拉FSD很快進入國內市場。今年年初,馬斯克表示將積極推進FSD在華落地,而且在4月底公布的《關于汽車數據處理4項安全要求檢測情況的通報(第一批)》中,特斯拉是唯一一家通過國家權威車輛數據檢測的海外品牌。與此同時,各地陸續傳出解除此前對特斯拉車型在部分場合地點的禁行禁停限制。

毫無疑問,何小鵬提前體驗特斯拉最新FSD,無疑是為未來的高階智能駕駛競爭做準備。而站在馬斯克的角度,何小鵬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領軍人物之一,此舉體驗FSD無疑能在中國市場起到可觀的“宣傳作用”,因此化干戈為玉帛也就順理成章。
小鵬的XNGP現在已經處于高階智能駕駛領域的第一梯隊,但對于FSD入華,何小鵬在很早之前就已經表明了自己的態度——“特別歡迎FSD進入中國市場”,而且認可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和品牌,并表示多個技術和品牌的引入,才能促進車市的良性競爭,消費者也能選到更適合自身的產品。
只不過從技術路線來說,小鵬的XNGP和特斯拉FSD完全走的是兩條路線,各有自身的技術優劣,而且小鵬即將面臨的這位競爭對手,實力可能遠超想象。
頂峰相見,兩大智駕各有優劣
FSD沒有采用國內市場主流的激光雷達方案,而是“純視覺方案”,從機器視覺到驅動決策都交給神經網絡控制,僅用攝像頭進行感知,甚至完全摒棄毫米波雷達等非攝像頭傳感器。

純視覺方案的優勢在于降低硬件成本,但需要更加復雜的算法和模型,開發和維護的成本比較高。不過,特斯拉FSD的最新版本,被數百萬個視頻片段訓練過,取代了超過30萬行代碼,大幅度降低車機系統對代碼的依賴,同時也讓智駕系統的決策更接近人類司機。
一直以來,特斯拉對FSD非常自信,但過高的訂閱價格勸退了不少消費者。值得留意的是,截至4月6日,FSD實際測試里程僅為10億英里,但要想滿足全球監管機構的要求,馬斯克預計FSD的測試里程達到60億英里。為了盡可能吸引更多消費者使用FSD,收集更多的道路測試里程,降價是特斯拉唯一的道路:從1.5萬美元降至8000美元,單月訂閱費直接腰斬,從原來的199美元降至99美元。

老實說,這一價格還是比較昂貴,畢竟國內的高階智能駕駛價格一般在2萬元-3萬元之間,換算下來也就2754美元-4131美元之間,僅為FSD的50%左右。
小鵬汽車對智能駕駛領域尤為重視,一直在摸索適合自身的智駕技術路線,從一開始的“激光雷達+高精地圖”,到現在的“激光雷達+輕地圖”,如今已經實現全國城市智駕能力。

激光雷達是目前小鵬XNGP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小鵬汽車在算法和架構上也進行了加強,全新的XNet 2.0具備行業最高精度的純視覺占據網絡,從而提高XNGP系統的避障能力,隨著大模型和具備擬人化博弈能力的XPlanner架構的引入,小鵬也逐步降低雷達的使用,未來將采用“輕雷達方案”。
小通認為,高階智能駕駛還沒有達到“最終形態”,特斯拉的FSD在算法和架構方面持續迭代,而小鵬XNGP的迭代速度也很快,而且似乎沒有完全堅守“純視覺派”或者“激光雷達派”,在保證智能駕駛技術的前提下不斷降低硬件成本才是小鵬智能駕駛技術發展的基本準則。
然而,何小鵬設想的“XNGP vs FSD”很可能分不出高下。原因在于,智駕系統具有強烈的地域限制,能用FSD的地方(北美地區)無法使用小鵬XNGP,對應的小鵬XNGP適用的中國市場FSD卻無法使用,關公戰秦瓊沒有太大意義。
從單純的技術路線來看,特斯拉FSD可能會占一定的優勢,但小鵬XNGP也馬上更新支持“端到端”的版本,和FSD之間的技術代差正在快速縮小。
FSD入華在即,中國車企壓力動力并存
除了小鵬汽車之外,鴻蒙智行也已經完成了“全國都能開”的成就,與此同時多家品牌已經官宣將在今年實現全國地區的高階智能駕駛,比如廣汽、比亞迪、極越等品牌。
特斯拉FSD擁有更強的技術實力,但在國內市場有這么多競爭對手,而且考慮到FSD的訂閱價格,不一定快速被國內消費者買單。但值得留意的是,近期曝光的消息可能會讓其他競爭對手感到汗顏。

日前,馬斯克透露了下一代車載計算平臺AI5的信息,算力相比現款HW4.0提升了10倍,而功耗整體提高4-5倍,并將在2025年下半年推出。官方未透露HW4.0的算力,只是表示“HW3.0”的5倍,根據簡單計算得知,HW4.0的算力在300TOPS-500TOPS之間,也就是說AI5的算力可能來到3000TOPS-5000TOPS。
作為參考,國內市場支持城市NOA方案的算力平臺,不過在200TOPS-300TOPS之間。很難想象,基于AI5平臺推出的特斯拉車型,在高階智能駕駛領域會是怎樣的水準,但真要達到這一水準,特斯拉FSD可能會呈現“碾壓”的態勢。
當然,這些都是后話了。畢竟特斯拉FSD入華之后,還需要針對中國市場進行本土化適配,從而適應中國的交通環境、駕駛習慣以及導航的準確性。另一方面,就像何小鵬說的如果特斯拉FSD在華表現足夠優秀,那么的確有機會起到“鯰魚效應”,進而推動中國自主品牌的智駕技術邁上新的臺階。
對此小通并不懷疑,因為在FSD沒有進入中國市場的情況下,中國車企的確從中得到了不少靈感,技術路線的借鑒痕跡不能說不明顯。以中國車企的“狼性”基因和市場競爭條件來看,未來特斯拉FSD和國產智駕之間必有一場大戰,而這一天不會太遙遠。
來源:雷科技
原文標題 : 何小鵬和馬斯克互吹,只因都想恰智駕的飯?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Works With 開發者大會深圳站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限時福利】TE 2025國際物聯網展·深圳站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數會工業芯片與傳感儀表展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普源精電--激光原理應用與測試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推薦專題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