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PSA:瀟灑走一回
長安諦艾仕成為歷史,DS怎么辦?
長安PSA正式更名為深圳寶能汽車,也就意味著長安諦艾仕成為了歷史。
對此,PSA方面曾在去年回應此事時表示:“DS品牌不會退出中國,而將在中國采用一種全新的發展戰略。”
據車事小說了解到,對于DS品牌接下來的安排,將主要有PSA亞太負責其在中國市場的獨立運營。在產品層面接下來則由已經更為深圳寶能汽車所持有的深圳工廠代工生產。據悉,由該工廠首款代工生產的車型DS9試裝車目前已經下線。根據網絡上發布的照片顯示,該車尾部仍然標注“長安諦艾仕”。由于長安PSA法律主體已經發生變更,真正實現量產后其尾標或許將發生改變。由于寶能汽車資質主體為觀致汽車,所以,DS9量產上市后的尾標將會標注什么名字,也是這款新車的一個看點。

相對車輛生產制造,對DS而言,更為棘手的問題在于銷售渠道如何重建以及如何重新建立起消費者對DS品牌的信任。
由于長期市場表現低迷,長安PSA運營期間,大部分原有的DS經銷商選擇了退網或關店。就在長安汽車以及PSA官宣將掛牌轉讓其所持有的長安PSA全額股份時,DS在終端市場中的銷售渠道在事實上已經基本瓦解。
車事小說在注冊主體為長安PSA的微博認證賬戶“DS精神”評論中發現,在近期的留言中,多數內容為網友投訴DS沒有正常售后,導致零部件急缺,車輛無法正常使用。

現有DS車主們真實處境無疑將對DS9接下來的推廣產生一定的影響。畢竟買車是一瞬間,但買回后用車過程才是長久的事情。沒有人希望自己買回來的車因為沒有售后零部件導致長時間停放在店內動彈不得。
此外,售后零部件無法正常供應也將對車輛的二手殘值率也產生較大影響。
PSA為何還要讓DS堅守不退?
既然長安PSA已經不復存在,而且生產工廠也以轉售給了寶能。在客觀事實上已經不具備運營條件的DS為何還要堅持以代工方式留下來呢?
在車事小說看來,除了中國汽車市場連續多年成為全球最大汽車消費市場之外,更為重要的因素在于,中國以及成為了全球汽車“新四化”的急先鋒。無論是電動汽車或還是智能汽車(自動駕駛)等前瞻技術,中國(產業鏈)都走在了世界前列。無論是對整車企業或還是相應供應商來說,中國市場無論是在市場或還是政策支持方面,均處于優勢。
很明顯的一點在于,汽車產業的未來一定是在中國。放到這個背景下,再回過頭來看,PSA仍然選擇將DS留在中國就不難理解了。即便今后在銷量方面短期內仍將面臨無法打開的局面,但對PSA而言至少仍然處在行業發展潮流的前沿。
此外,也是較為關鍵的一點,DS9雖然在中國生產,卻是一款面向全球市場的車型。
DS9 前景如何?
既然選擇了留下來,那么DS9的前景又將會如何?
先說一下車事小說的預判,直白說不看好DS9在國內市場的前景。
定位上,作為PSA旗下的豪華品牌,與二線豪華品牌如凱迪拉克、捷豹路虎等相比,在國內市場中的品牌認可度并不高。也就是說DS品牌在終端市場中基本上沒有什么群眾基礎。
其次,產品端來說,這一細分市場競爭車型也比較多。除非DS9上市后能夠有一個非常競爭力的價格,或許還能夠吸引到一部分對價格敏感受眾的關注度,否則很難殺出重圍。
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前文所提及到的渠道制約問題。如不能解決好渠道問題,現有DS車主的遭遇勢必將會對DS9的營銷帶來一定影響。
附長安PSA發展歷程:
長安PSA于2011年11月15日經商務部以商資批【2011】1349號批準,于2011年11月15日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批準證書》,由中國長安和標致雪鐵龍汽車(簡稱PSA)共同出資組建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于2011年11月16日取得國家工商管理總局核發的營業執照。
長安PSA申請登記注冊資本為40億元,其中,2012年2月15日之前,首次出資為27.68億元。中國長安出資13.83億元(實物出資3.89億元,土地使用權出資9.94億元),占注冊資本34.575%。PSA以貨幣出資13.83億元,占注冊資本34.575%。
2013年1月15日,中國長安和PSA各出資20億元,占注冊資本比例均為50%,完成第二次出資。
2013年12月26日,長安汽車以20.07億元代價完成對中國長安所持有的50%股份收購。
2018年7月30日,長安PSA申請增加注冊資本36億元,長安汽車和PSA各自以貨幣資金增資18億元,增資后占注冊資本比例分別為50%。
2019年12月30日,長安汽車與前海銳致(寶能汽車有限公司100%持股的子公司)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將所持有的長安 PSA50%股權全部轉讓給前海銳致,轉讓金額為 16.3 億元。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后,長安汽車不再持有長安 PSA 的股權。
截至評估基準日(2019年9月30日),長安PSA總資產為63.03億元,總負債68.22億元,已經資不抵債。其中,凈資產虧損5.19億元。2019年1-9月,營業收入8.12億元,凈利潤虧損22.33億元。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Works With 開發者大會深圳站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限時福利】TE 2025國際物聯網展·深圳站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數會工業芯片與傳感儀表展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普源精電--激光原理應用與測試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推薦專題
- 1 9月第四周新勢力銷量,零跑第一,小米第二,理想第五
- 2 誰能搶到座?十大合資品牌狂追新能源“末班車”!
- 3 9月新能源車企銷量公布:比亞迪39.3萬輛,吉利16.5萬輛、零跑6.7萬輛……
- 4 悄悄融資百億,滴滴還在做著自動駕駛夢
- 5 歐洲車市 | 西班牙2025年9月:銷量回暖,中國品牌殺出重圍
- 6 汽車門把手迎來強制性國標,隱藏式設計因安全風險將“退市”
- 7 無人配送“三國殺”:大廠、先鋒、空降兵,誰更能打?
- 8 豪擲38億歐元!印度塔塔收購依維柯
- 9 9月轎車銷量榜:微/小型新能源領跑,MG4暴增587%,合資車型可圈可點
- 10 均勝電子500億訂單筑牢安全墊,能否復制“比亞迪式”跨界逆襲?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