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S功能漸成車輛標配,ADAS模塊技術發展解讀
如Yole的分析師所說,進入新十年,“ADAS意味著正在幫助攀登2014年SAE定義的自動駕駛階梯,并贏得了“L2”、“L2+”和現在的“L2++”的華麗表演。但就自動駕駛而言,現實也許還不是一回事。”雖然如此,整個行業也在這一過程中為全自動車輛(AV)實現最高水平的自動化積累著更多的經驗。
文︱立厷
圖︱網絡
為了提高汽車的安全性,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ADAS)已經發展了十多年。將一組傳感器(主要是雷達和攝像頭)與強大的電子控制單元相結合,這項技術在過去十年中取得了很大突破。
美國《消費者報告》的研究表明,有57%的受訪者表示,其汽車中至少有一項ADAS功能,這使他們沒有發生車禍。漫漫車流當中,駕駛者少不了會低頭看手機,抬頭一看卻發現前車踩了剎車。有了采用雷達和攝像頭等關鍵傳感器和部件的ADAS,就可以避免這種情況發生,保證汽車的安全功能。
學術研究也證明,自動緊急制動(AEB)能夠將追尾事故減少40%,并能將相關死亡人數減少15%。高科技為“零愿景”(無事故駕駛)理念在全球傳播做出了貢獻。
ADAS功能漸成車輛標配
現在,ADAS功能在許多汽車上都已成為標配。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J.D Power、AAA和消費者報告共同為這些ADAS功能命名。ADAS術語很多,以美國2020款豐田不同車型ADAS功能為例,就有:FCW(前方碰撞預警)、CABE(城市自動緊急制動)/HABE(高速公路自動緊急制動)、PED.AEB(行人自動緊急制動)、LDW(車道偏離警告)、LKA(車道保持輔助)、BSW(盲點警告)、RCTW(后方交叉路口警告)等。

2020款豐田ADAS功能
其中一些功能是監管機構強制要求的,而另一些功能則有助于汽車制造商提高汽車安全等級;不同地區監管機構對ADAS功能的強制要求也不一樣。

不同地區監管機構的強制ADAS要求
ADAS對半導體要求越來越高
圍繞著跨越2025-2026的車型,領先主機廠正在采用下一代架構。這意味著要明確這些車型的長相、內部結構、智能及其與未來發展方向的交匯點。
西門子數字工業軟件公司負責自動駕駛和ADAS高級主管David Fritz說:“主機廠已經頓悟,把精力花在對整個系統建模上會更有意義,這樣就可以知道,當把所有部分放在一起時,將真正解決這個大而復雜的問題。它將汽車行業推向了用半導體制造智能手機、數字電視一樣的領域,即先了解應用,然后去構建——而不是先構建,并相信它們都會組合在一起。”
汽車的功能越來越多,支持系統的芯片本身也變得越來越復雜。例如ADAS已不再是單獨的域控制器,許多之前分開的功能已被集成在一起。Synopsys汽車IP部門經理Ron Digiusepe說:“當行業繼續從分布式架構整合到多SoC復雜功能時,控制器必須在一個集中的模塊上執行多個ADAS功能,所以需要多核處理器。它還必須支持AEB或LKA等ADAS視覺應用。AEB將利用激光雷達和雷達等多種類型傳感器和多種算法,如人工智能(AI)、基于視覺的算法。這就需要更復雜的處理,因此,這些ADAS域控制器中會用到16nm或14nm finFET工藝芯片,而且還在向7nm甚至5nm finFET工藝推進,以放入針對多個應用的多處理器核,比如8到12個Arm 64位高端核,還有AI/視覺加速器、DSP加速器。”

從ADAS到自動駕駛汽車的經典五域架構
Arm最近發表的一份報告強調了向異構計算的遷移。車載ADAS等系統正變得越來越復雜和相互關聯。Arm表示,需求的多樣性既需要一種整體的電子設計方法,也需要更加異構的計算架構。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Works With 開發者大會深圳站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限時福利】TE 2025國際物聯網展·深圳站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數會工業芯片與傳感儀表展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普源精電--激光原理應用與測試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推薦專題
- 1 9月第四周新勢力銷量,零跑第一,小米第二,理想第五
- 2 誰能搶到座?十大合資品牌狂追新能源“末班車”!
- 3 9月新能源車企銷量公布:比亞迪39.3萬輛,吉利16.5萬輛、零跑6.7萬輛……
- 4 歐洲車市 | 西班牙2025年9月:銷量回暖,中國品牌殺出重圍
- 5 汽車門把手迎來強制性國標,隱藏式設計因安全風險將“退市”
- 6 悄悄融資百億,滴滴還在做著自動駕駛夢
- 7 無人配送“三國殺”:大廠、先鋒、空降兵,誰更能打?
- 8 豪擲38億歐元!印度塔塔收購依維柯
- 9 9月轎車銷量榜:微/小型新能源領跑,MG4暴增587%,合資車型可圈可點
- 10 均勝電子500億訂單筑牢安全墊,能否復制“比亞迪式”跨界逆襲?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