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車市轉晴,2022年有望達2700萬輛
02.新能源向紡錘型優化比亞迪一騎絕塵
新能源汽車創下月銷量歷史紀錄。
6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59萬輛和59.6萬輛,同比均增長1.3倍,市場占有率達到23.8%。
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66.1萬輛和260萬輛,同比均增長1.2倍,市場占有率達到21.6%。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占總銷量比重達24.0%,中國品牌乘用車中新能源汽車占比達39.8%。

“新能源汽車產銷盡管也受疫情影響,但各企業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產品,供應鏈資源優先向新能源汽車集中。從發展態勢看,整體產銷完成情況超出預期。”陳士華說。
上半年,比亞迪一騎絕塵,銷量達到64.14萬輛,同比增長315%。超過第二名特斯拉兩倍,奪得全球銷量冠軍。
2022年,預計比亞迪銷量將達到120萬輛。其中,純電動車型60萬輛,插電式混動車型50萬~60萬輛。這意味著,比亞迪年度銷量目標已超過半數。

以奇瑞集團和廣汽集團為代表的傳統汽車表現相對突出。
自主汽車企業市場基盤持續擴大。6月,批發銷量突破萬輛的汽車企業有16家(環比增3家,同比增11家),占新能源乘用車總量的85%。
新造車勢力方面,6月,小鵬、哪吒、理想、蔚來、零跑、威馬等銷量,無論是同比還是環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尤其是,處于第二陣營中的哪吒、零跑等表現較強,這也是細分市場賽道的優勢。

主流合資品牌中,南北大眾滿血復活,新能源汽車批發量2.55萬輛,占據主流合資66%的份額。大眾汽車堅定的電動化轉型戰略初見成效,其他合資與豪華品牌有待發力。
“主流乘用車企業新能源表現日益走強,絕大部分主流企業新能源汽車月銷量已經突破2萬輛,形成一定規模優勢。”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傳統汽車企業新能源漸入佳境的原因是受供需共同推動。
從需求端看,首先,新能源汽車的最大優勢是,購車價格與燃油車基本持平下,具有低使用成本優勢,電價相對油價稅收極少。其次,女性消費者成為經濟型電動車的主要購買群體,成為上班通勤、接送孩子上下課、購物等日常出行的最佳工具。

從供給端看,小微型電動車生產企業主要由上汽通用五菱、奇瑞汽車、長安汽車等有雄厚實力的中國品牌背書,他們制造微型電動車優勢明顯。
“新能源車市正從啞鈴型向紡錘型優化。”崔東樹分析道,今年A00級新能源車市場將保持增長,但增速不會太快。“新能源車市場增量主要體現在,以比亞迪為代表的A級車和B級車市場上。”
為實現碳中和目標,新能源汽車正在加速對燃油車的替代,未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結構將從啞鈴型加速向紡錘型優化。
“接下來,新能源汽車有望在15萬元價格區間的主流大眾市場實現突破。”崔東樹總結道。
03.商用車表現低迷解放終端份額25.5%
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在月度發布會上透露,今年9月21-22日,2022首屆中國商用車論壇將在湖北十堰舉行。
我國商用車市場規模已位居全球第一,形成了獨特的產業體系。數據顯示,自2017年以來,中國商用車市場規模始終保持在400萬輛以上。截至2021年,商用車保有量超過3400萬輛。

6月,商用車產銷分別達到26.1萬輛和28.1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3.2%和37.4%。上半年,商用車產銷分別達到168.3萬輛和170.2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8.5%和41.2%。
“相較乘用車,商用車受政策促進不明顯,總體形勢未見明顯好轉,仍有待恢復。”陳士華認為,商用車表現低迷主要有四個原因。
一是,去年上半年前,受環保政策拉動,商用車企業搶抓國五和國六排放標準切換機會,出現較長時間購車高峰,造成在用車換購需求動力不足。
二是,去年同期,重型國五柴油車產量較高,至今仍有小部分車輛有待消化。藍牌輕卡庫存車輛消化較為緩慢。
三是,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基建啟動較慢,建設速度不及預期,因而貨車產銷同比降幅較大。
四是,疫情對旅游、客運和城市公交車影響較大,客車市場持續低迷。
“對一汽解放來說,2022年上半年是危中求機,彰顯實力擔當的一次大考,也是歷經淬煉,艱難贏戰終端的一次突破。”7月9日,一汽解放董事長、黨委書記胡漢杰在2022年中渠道溝通會上說。

上半年,一汽解放終端份額達25.5%,較2021年底提升1.7%,持續保持行業榜首地位。
自3月起,受疫情影響,長春、上海等多地封閉管理后,一汽解放通過“麥收行動”“百城聯動直播”“特惠車搶購”等系列營銷活動突圍。
眼下,我國商用車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重要階段。
付炳鋒認為,我國物流運輸效率持續優化,導致商用車總量壓縮,行業面臨從重量到重質的升級。純電動、氫燃料電池、氫發動機、混動等多條技術路線同步發展,商用車綠色化轉型步伐加快。
智慧物流為商用車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在綠色化、智能化轉型驅動下,我國商用車企業正從產品的提供者,升級為物流整體解決方案的提供者。”付炳鋒說。
中汽協認為,中國汽車工業仍存在以下難題:
其一,芯片短缺將影響企業下半年生產節奏。
供應鏈的穩定性仍是關鍵。2020年下半年以來,車規級芯片供求緊張,采購價格大幅上漲,企業多方面尋找資源,但仍不能滿足生產計劃需求。企業正加快生產供給節奏,但部分芯片短缺和錯配風險依然存在。

其二,新能源汽車生產成本壓力較大。
自2022年2月以來,受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影響,產業鏈成本壓力向下游傳導,新能源汽車價格被迫上調,汽車企業和消費端均承受了消化成本的壓力,勢必導致產品結構調整。
好消息是,國內外鋰資源產能提升,有助于未來動力電池及原材料價格回歸理性。
其三,汽車消費政策還需持續發力。
我國宏觀經濟正在恢復,但恢復的基礎尚不穩固,穩經濟還要付出艱苦努力,汽車消費信心完全恢復也需要一個過程。
目前,成品油價格上漲和新能源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高企,將對消費市場帶來不利影響。根據各地促進消費政策,約超過三成省市及地區優惠措施將在6月底前結束,下半年市場還需政策持續發力。
其四,商用車市場繼續承壓。
上半年,汽車行業整體產銷比上年同期分別減少46.7萬輛和84.9萬輛,其中,商用車產銷分別減少105.5萬輛和119.2萬輛。可見,商用車是行業負增長的主要原因。
原文標題 : 6月車市穿越陰霾,2022年有望達2700萬輛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Works With 開發者大會深圳站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限時福利】TE 2025國際物聯網展·深圳站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數會工業芯片與傳感儀表展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普源精電--激光原理應用與測試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推薦專題
- 1 9月第四周新勢力銷量,零跑第一,小米第二,理想第五
- 2 誰能搶到座?十大合資品牌狂追新能源“末班車”!
- 3 9月新能源車企銷量公布:比亞迪39.3萬輛,吉利16.5萬輛、零跑6.7萬輛……
- 4 歐洲車市 | 西班牙2025年9月:銷量回暖,中國品牌殺出重圍
- 5 汽車門把手迎來強制性國標,隱藏式設計因安全風險將“退市”
- 6 悄悄融資百億,滴滴還在做著自動駕駛夢
- 7 無人配送“三國殺”:大廠、先鋒、空降兵,誰更能打?
- 8 豪擲38億歐元!印度塔塔收購依維柯
- 9 9月轎車銷量榜:微/小型新能源領跑,MG4暴增587%,合資車型可圈可點
- 10 均勝電子500億訂單筑牢安全墊,能否復制“比亞迪式”跨界逆襲?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