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大廈啟用、入局Robotaxi 哈啰在下一步很大的棋

文 / 玄玄也
美編 / 顧青青
出品 / 網界
2025年7月,哈啰出行悄悄做成了兩件大事:一是上海閔行區莘莊商務區的哈啰總部大廈正式啟用,3000多名員工搬進了新家;二是哈啰聯手螞蟻集團、寧德時代砸下30億進軍Robotaxi賽道。
沒有鑼鼓喧天的發布會,但明眼人都能看出,這家以“小藍車”聞名的公司,正在下一盤更大的棋。
01 哈啰上海總部大廈啟用
哈啰的新總部大樓來頭不小。奉發鳴谷項目原本是保華國際廣場,評估價38.75億,但在拍賣市場上從27億一路降到21.7億,最后被奉發城投撿了漏。
哈啰拿下的1號樓,面積2.7萬平方米,屬于“竣工即交付”的快速落地項目。

雖然哈啰沒公開說這樓是租還是買,但奉發鳴谷的規劃信息顯示1號樓“已售”。參考周邊寫字樓3萬/平方米的行情,這筆交易可能花了哈啰好幾億。
從西子國際中心到莘莊商務區,哈啰的辦公地點越來越“硬核”,背后是業務的快速擴張。

新大樓的位置也很講究。莘莊商務區緊鄰虹橋樞紐,15分鐘車程直達機場和高鐵站。
哈啰把總部放在這里,顯然是為了方便人才流動和業務對接。閔行區政府對這家本土企業也很支持,區領導多次到訪調研,政策上還有最高600萬的資助。
02 Robotaxi戰略:30億押注自動駕駛
6月23日,哈啰宣布正式進軍Robotaxi賽道。
新公司“造上海造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由哈啰、螞蟻、寧德時代共同持股,首期砸了30億。這個名字取自古代駕車高手“造父”,野心一目了然。

和百度、特斯拉這些自己搞技術的玩家不同,哈啰的第一步是做“聚合平臺”。簡單說,它想拉攏其他Robotaxi公司,把它們的車接入自己的App,用戶打個車就能叫到不同品牌的無人駕駛出租車。
哈啰的優勢是線下運維體系,比如充換電、停車場、維修點,這些資源可以幫合作方降低成本。
在技術方面,哈啰Robotaxi業務強調安全。哈啰會引入激光雷達以及4D毫米波雷達,在系統級別上實現安全冗余。
同時,哈啰也會像特斯拉一樣,用AI數據驅動的方式迭代模型。螞蟻集團主要會提供AI的算力和算法支持,寧德時代的動力電池技術和滑動底盤方案,會在很大程度上優化Robotaxi的運營效率。
按照計劃,哈啰Robotaxi業務預計三年實現商業化落地,短期內聚焦于國內,長期將會拓展海外市場。
03 哈啰從共享單車到出行生態的跨越
哈啰從共享單車起家,逐步拓展到助力車、順風車、打車等業務,如今又進軍Robotaxi領域,其業務版圖不斷擴大。哈啰的野心不僅僅是在某個細分領域取得成功,而是要打造一個多元化的出行生態平臺。
在共享單車領域,哈啰位居市場第二,與美團、青桔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雖然整個共享單車行業至今未跑通盈利模型,但哈啰通過提價、車身廣告等手段,增加了收益。

在順風車領域,哈啰的市場份額高達47.9%,是該領域的佼佼者。哈啰的網約車業務采用聚合模式,接入了眾多網約車平臺,但市場份額相對較小。
如今,哈啰進軍Robotaxi領域,是其在出行領域的又一次重要布局。Robotaxi被認為是未來出行的重要發展方向,市場規模巨大。哈啰希望通過打造聚合平臺,整合行業資源,在Robotaxi領域占據一席之地。

同時,哈啰在AI運維調度、高精度定位和能源管理等方面積累的經驗和技術,也為其進軍Robotaxi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此外,哈啰在資本市場的動作也備受關注。今年3月,哈啰創始人楊磊斥資15億元入主A股上市公司永安行,成為其實際控制人。這一舉動被廣泛視為哈啰“曲線上市”的關鍵布局。
通過控制永安行,哈啰可以規避直接IPO的審核風險,未來或通過資產注入實現“曲線上市”。
總結 哈啰的“破圈”挑戰
哈啰的2025年,關鍵詞是“升級”。哈啰總部大廈的啟用,不僅提升了公司的形象和辦公環境,也為其業務發展提供了更好的支持。Robotaxi領域的布局,則是哈啰在出行領域的又一次重要嘗試,有望為其帶來新的增長點。
哈啰的野心不僅僅是在某個細分領域取得成功,而是要打造一個多元化的出行生態平臺。從共享單車到Robotaxi,哈啰的業務版圖不斷擴大,其在出行領域的影響力也在不斷提升。
未來,隨著Robotaxi業務的商業化落地,哈啰有望在出行領域取得更大的突破。
原文標題 : 總部大廈啟用、入局Robotaxi 哈啰在下一步很大的棋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Works With 開發者大會深圳站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限時福利】TE 2025國際物聯網展·深圳站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數會工業芯片與傳感儀表展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普源精電--激光原理應用與測試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推薦專題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