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睿騁CC,逸動或許更適合長安的“絕地反擊”

精彩導讀:對于長安來說,如果要選一款車重新出發,那么曾經輝煌無兩的逸動或許是個好選擇。
2012年,逸動的出現讓人眼前一亮,彼時長安的“創新”讓人驚嘆,逸動不負所望的開啟了中國品牌在轎車市場的新局面,長安自然也借此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
如今,處于轉型期的長安需要再一次重新出發,而在SUV熱度不減的背景下,長安卻選擇了用轎車“破局”,這不僅是長安作為中國品牌的態度,更是“絕地反擊”的勇氣。

1月16日,在長安全新設計語言的首款車型——睿騁CC上市不到一個月后,長安第二代逸動在重慶亮相,與睿騁CC構成長安的“雙子星”,但比起睿騁CC,或許逸動更適合長安的“絕地反擊”。
逸動再次擔任長安的“破局者”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逸動可以算是長安自主2012年至今發展歷程的見證者。逸動的上市,標志著長安進入長達幾年的快速發展期,其后CS35等SUV車型相繼上市,幫助長安一舉拿下中國品牌領軍者的“大旗”。

不過,即便有后來多款SUV車型的優異表現,逸動對長安的意義仍然比較特殊,且隨著長安SUV車型銷量占比的不斷增長,逸動對長安產品結構的均衡作用,反而愈發凸顯出來。
從數據上不難看出,上市六年,逸動累計銷量突破72萬輛,成為在被合資品牌壟斷的轎車市場,為數不多的“堅守者”。逸動還與吉利帝豪一道,保持中國品牌在轎車市場的存在感。

也僅僅是“堅守者”的角色了,2017年,長安逸動累計銷量為9.25萬輛,月均銷量在8000輛左右。這樣的成績在中國品牌里已屬不易,但與逸動自己相比,算不上好。
有業內人士認為,逸動銷量的波動,與其多年未有明顯改款有關系,而逸動的“不變”背后,是長安SUV從車型數量到銷量上的不斷增加。
這樣的發展歷程對所有中國品牌來說都不陌生。而行至2017年,所有品牌也都意識到了“一條腿”走路的隱患,但還能補齊短板、還有勇氣補齊短板的企業并不多,所幸長安有。

在換代逸動的亮相發布會上,長安汽車副總裁龔兵將當年的逸動形容成“破局者”,而如今長安需要的正是“破局者”。
雖然沒有明說,但龔兵所說的“逸動系列責無旁貸扛起長安轎車銷量擔當的大旗”已經說明了一切,換代逸動為銷量而來,為長安的短板而來,也為中國品牌的全面突破而來。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Works With 開發者大會深圳站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限時福利】TE 2025國際物聯網展·深圳站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數會工業芯片與傳感儀表展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普源精電--激光原理應用與測試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推薦專題
- 1 9月第四周新勢力銷量,零跑第一,小米第二,理想第五
- 2 誰能搶到座?十大合資品牌狂追新能源“末班車”!
- 3 9月新能源車企銷量公布:比亞迪39.3萬輛,吉利16.5萬輛、零跑6.7萬輛……
- 4 歐洲車市 | 西班牙2025年9月:銷量回暖,中國品牌殺出重圍
- 5 汽車門把手迎來強制性國標,隱藏式設計因安全風險將“退市”
- 6 悄悄融資百億,滴滴還在做著自動駕駛夢
- 7 無人配送“三國殺”:大廠、先鋒、空降兵,誰更能打?
- 8 豪擲38億歐元!印度塔塔收購依維柯
- 9 9月轎車銷量榜:微/小型新能源領跑,MG4暴增587%,合資車型可圈可點
- 10 均勝電子500億訂單筑牢安全墊,能否復制“比亞迪式”跨界逆襲?


分享










